首页> 中文学位 >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拓展研究
【6h】

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拓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导论

0.1 选题及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

0.4 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一章 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功能拓展概论

1.1 功能拓展的本质与特征

1.1.1 内涵:思想政治工作功能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新发展

1.1.2 本质: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作用的新彰显

1.1.3 特征:传统政治优势与当今时代要求的辩证统一

1.2 功能拓展的理论依据

1.2.1 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功能的学说

1.2.2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

1.2.3 中国共产党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与作用的学说

1.2.4 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原理与方法理论

1.2.5 西方在社会建设方面的相关理论与做法

1.3 功能拓展的基本原则

1.3.1 以人为本 凸显思政功能的人本性

1.3.2 和谐为核 凸显思政功能的服务性

1.3.3 导向为先 凸显思政功能的意识形态性

1.3.4 管用为要 凸显思政功能的实效性

1.4 功能拓展前沿问题探讨

1.4.1 构建和谐社会为什么要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

1.4.2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哪些功能

1.4.3 和谐社会建设中如何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

第二章 思想政治工作功能的社会定位及其拓展的价值取向

2.1 社会定位: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2.1.1 服务人与人的和谐发展

2.1.2 服务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1.3 服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1.4 服务个体身心的和谐发展

2.2 价值取向: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2.2.1 着眼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

2.2.2 注重和谐社会的发展导向

2.2.3 倾心和谐社会的矛盾调节

2.2.4 致力和谐社会的运行保障

第三章 弘扬中华和谐神韵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导向功能

3.1 承继“以和为贵”思想底蕴 建树社会和谐共同愿景

3.1.1 推崇“家和事兴”的和谐家园理念

3.1.2 弘扬“亲族和邦”的和谐华夏思想

3.1.3 升华“家国一体”的和谐共同愿景

3.2 开掘“仁和中庸”时代内涵 导引人际关系和合友善

3.2.1 交往原则导引:从“仁和”到“人文关怀”

3.2.2 交往方法导引:从“中庸”到“统筹兼顾”

3.2.3 交往目标导引:从“大同”到“共同富裕”

3.3 彰显“和谐社会”时代魅力 导航现代社会发展方向

3.3.1 推崇人际和谐理念 导航文明有序的社会走向

3.3.2 推崇社会和谐理念 导航安居乐业的社会走向

3.3.3 推崇自然和谐理念 导航环境友好的社会走向

第四章 着眼全面和谐发展 开发思想政治工作的素质培育功能

4.1 推进思想观念更新 促进思维与时代同步发展

4.1.1 推进思想解放 帮助社会主体紧跟时代变革步伐

4.1.2 推进理论创新 促使社会主体思想观念与时俱进

4.1.3 推进实践创新 促进社会主体思维能力全面提升

4.2 加强思想品德教育 促进品格与行为和谐发展

4.2.1 加强道德意识教育 促进个体行为与社会品质协调发展

4.2.2 加强道德情操教育 促进主体行为与自身品格协调发展

4.2.3 加强道德意志教育 促进行为意志与心理品质协调发展

4.3 开发人的内在潜能 促进智力与技能协调发展

4.3.1 培育问题意识 开发认知潜能不断提升学习技能

4.3.2 启迪思辨心智 开发思维潜能不断提高思考技能

4.3.3 激活内在兴趣 开发创新潜能不断提高创造技能

第五章 坚持核心价值取向 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意志凝聚功能

5.1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凝铸主体灵魂

5.1.1 用邓小平理论凝聚人们改革创新的意志

5.1.2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人民奔小康的思想

5.1.3 用科学发展观熔铸人民又好又快发展的精神

5.2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整合群体意志

5.2.1 积极诠释共同理想 逐步溶合个体意念

5.2.2 大力宣传共同理想 努力形成社会共识

5.2.3 着力内化共同理想 不断升华群体意志

5.3 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主导社会思潮鼓舞全民斗志

5.3.1 高举爱国主义旗帜 主导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

5.3.2 发扬改革创新精神 激励刚健有为的进取意识

5.3.3 弘扬自强不息气节 升华昂扬向上的民族斗志

5.4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行为引领时代新风

5.4.1 推崇“八荣’’张扬正气 导引社会新风

5.4.2 贬抑“八耻”抨击腐朽 摒弃社会陋习

5.4.3 解析标准细化准则 导引和谐文明风尚

第六章 彰显公平正义 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神激励功能

6.1 彰显公平理念 注重弱势群体的精神激励

6.1.1 营造公平正义氛围 优化弱势群体发展的社会环境

6.1.2 培养公平正义意识 增强弱势群体参与公平正义的能力

6.1.3 倡导公平正义理念 激励弱势群体自立图强的生活信心

6.2 推进民主建设 注重各级干部的政治激励

6.2.1 增强民主执政意识 以服务型政府职能强化社会责任激励

6.2.2 倡导民主务实风尚 以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强化政治思想激励

6.2.3 健全民主用人机制 以推进科学发展标准强化政策激励

6.3 弘扬社会正气 注重社会和谐的行为激励

6.3.1 张扬社会正气 以崇高的和谐社会期望强化行为目标激励

6.3.2 维护和谐尊严 以严谨的法纪秩序观念强化行为竞争激励

6.3.3 倡导见义勇为 以鲜明的惩恶扬善理念强化行为奖惩激励

第七章 注重统筹兼顾 开发思想政治工作的矛盾协调功能

7.1 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环境和谐

7.1.1 积极创设村民互惠互助活动 推进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

7.1.2 持续开展居民和谐邻里活动 推进城镇社区和谐发展

7.1.3 大力实施民族团结进步工程 推进全面小康建设和谐发展

7.2 化解思想矛盾维护群体行为和谐

7.2.1 化解意识形态冲突 促使思想行为与主流意识形态一致

7.2.2 破解改革过程难题 促使群体行为与改革方向一致

7.2.3 理顺社会思想情绪 促使个体行为与社会要求一致

7.3 调适身心冲突维护个体内在和谐

7.3.1 培育和谐心理 优化个体德性品格

7.3.2 加强危机干预 缓解个体内在冲突

7.3.3 拓展心理疏导 促进个体身心和谐

第八章 塑造和谐人格 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转化功能

8.1 以情感人增进思想与态度的认同

8.1.1 积极关心人的发展 增强人们对于科学发展观的理解

8.1.2 切实关心人的需求 增强人们对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8.1.3 主动关心人的困难 增强人们对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支持

8.2 以情动人推进观念与认知的变革

8.2.1 持续关注解决老百姓的民生问题 推进生存观念的变革

8.2.2 持续关注支持弱势群体的振兴 推进“等靠要”观念的变革

8.2.3 持续关注帮助公务员的全面发展 推进执政理念的变革

8.3 以理服人促进个体与整体相一致

8.3.1 坚持讲事理明大局 以和谐理念促进个体与社会的融合

8.3.2 坚持讲法理论和谐 以国泰民安理念促进家庭与社会的融通

8.3.3 坚持讲道理通情理 以仁爱友善理念促进个体之间的融洽

第九章 注重人文关怀 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和谐保障功能

9.1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保障思想前进方向

9.1.1 把握先进文化发展方向 牢固占领思想文化阵地

9.1.2 坚定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导引人们思想前进方向

9.1.3 坚持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保障和谐社会发展方向

9.2 强化以人为本宗旨 保障人民心情舒畅

9.2.1 维护人民当家作主权力 保障人民群众主人翁地位

9.2.2 强化以人民为本的理念 保障人民群众幸福生活尊严

9.2.3 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 保障人民共享社会发展美好成果

9.3 贯彻民主法治精神 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9.3.1 倡导民主治国理念 保障社会和谐氛围

9.3.2 彰显依法治国精神 强化和谐保障体系

9.3.3 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确保社会长治久安

第十章 努力建构“和谐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

10.1 创设思想政治工作“和谐型”功能体系的理论架构

10.1.1 基础因子:社会导向功能与素质培育功能

10.1.2 手段因子:意志凝聚功能、精神激励功能与矛盾协调功能

10.1.3 目标因子:思想转化功能与和谐保障功能

10.2 构建“和谐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的运行机制

10.2.1 和谐目标制导机制

10.2.2 体系功能共振机制

10.2.3 功能运行协控机制

10.3 展望思想政治工作“和谐型”功能体系的实践绩效

10.3.1 服务于党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10.3.2 护航社会主义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10.3.3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0.3.4 推动社会管理创新和生态和谐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建设和谐社会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目标。如何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功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如何抓住机遇,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同时实现自身学科原理和方法理论的现代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当前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亦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者的历史使命。因此,找准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定位,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原有功能,大力拓展其新功能,切实解决思想政治工作应该为构建和谐社会“做什么”、“如何做”等问题,就是本选题研究的重大意义与价值所在。
   学术界对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作用的必要性、重要性的看法高度一致,但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相应功能的系统研究则很鲜见,给本文的研究留下了很大空间,也留下了较大难度。
   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拓展,本质上是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作用在新的社会需要中的新彰显,是传统政治优势与当今时代要求的辩证统一。其功能拓展的理论依据,主要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意识形态功能的学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地位与作用的学说、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原理与方法理论,还需借鉴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学科理论以及西方在社会建设方面的相关理论与做法。
   顺应和谐社会的时代需求和学科理论的本质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大力拓展自身在服务和谐社会建设方面的系列功能,即服务人与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服务个体身心的和谐发展,服务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当前,拓展思想政治工作时代功能的一个基本价值取向,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具体指向包涵:着眼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注重和谐社会的发展导向,倾心和谐社会的矛盾调节,致力和谐社会的运行保障。
   首先,要大力弘扬中华和谐神韵,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导向功能。既要承继“以和为贵”思想底蕴,建树社会和谐的共同愿景;又要努力开掘“仁和中庸”的时代内涵,导引人际关系和合友善;还要彰显“和谐社会”时代魅力,导航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
   其次,要着眼全面和谐发展,大力开发思想政治工作的素质培育功能。既要推进思想观念更新,促进思维与时代同步发展;又要加强思想品德教育,促进品格与行为和谐发展;还要注重开发人的内在潜能,促进智力与技能协调发展。
   第三,要坚持核心价值取向,大力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意志凝聚功能。既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凝铸主体灵魂;又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整合群体意志,还要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主导社会思潮鼓舞全民斗志,以社会主义荣辱观规范行为引领时代新风。
   第四,要彰显公平正义,大力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精神激励功能。既要彰显公平理念,注重弱势群体的精神激励;又要推进民主建设,注重各级干部的政治激励;还要弘扬社会正气,注重社会和谐的行为激励。
   第五,要注重统筹兼顾,大力开发思想政治工作的矛盾协调功能。既要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环境和谐;又要注意化解思想矛盾,维护群体行为和谐;还要注重身心冲突的调适,维护个体内在的和谐。
   第六,要加强和谐人格的塑造,大力拓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转化功能。既要以情感人,增进思想与态度的认同;又要以情动人,推进观念与认知的变革;还要以理服人,促进个体与整体相一致。
   第七,要注重人文关怀,大力拓展思想政治工作和谐保障功能。既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保障思想前进方向;又要强化以人为本宗旨,保障人民心情舒畅;还要贯彻民主法治精神,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在和谐社会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功能的拓展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其功能效应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本质上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他们辩证统一于一个新型的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即“和谐型”功能体系之中。该功能体系的理论架构至少包含基础因子、手段因子、和目标因子三个组成部分。前者包括社会导向功能与素质培育功能;后者包括意志凝聚功能、精神激励功能与矛盾协调功能;再者包括观念转化功能与和谐保障功能。
   “和谐型”思想政治工作功能体系具有自身特色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三个相互支撑、协调互动的具体操作机制,即和谐目标的制导机制、体系功能的共振机制、功能运行的协控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