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靶向EBV-LMP1脱氧核酶提高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临床深入研究
【6h】

靶向EBV-LMP1脱氧核酶提高鼻咽癌放疗敏感性的临床深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缩略词表

第一章 前言

第二章 研究对象、材料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主要材料及仪器

2.2 操作方法

2.3 毒副反应评估

2.4 疗效评估

2.5 统计学分析

第三章 结果

3.1 两组一般情况指标的比较

3.2 安全性观察

3.3 疗效评价

第四章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综述 基因结合放射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试验进展

附录

致谢

攻读期间主要参与的科研项目

展开▼

摘要

目的:鼻咽癌是中国常见的恶性上皮性肿瘤,该肿瘤的发生以及进展与EB病毒密切相关。LMP1是EB病毒编码的致瘤蛋白,它抑上皮细胞分化、抗凋亡而导致放疗抵抗。针对该基因的靶向治疗联合放疗有望增加鼻咽癌的局部控制和远期疗效。本课题将能特异性切割LMP1的靶向EBV-LMP1脱氧核酶应用于EBV-LMP1阳性鼻咽癌患者的放疗,在观察该核酶毒副作用的同时,深入研究其对LMP1阳性鼻咽癌的放疗增敏、局部控制和中长期疗效。
   方法:严格按照入选条件,将40例EBV-LMP1阳性的鼻咽癌初治患者完全随机化列入两组,在常规根治性放疗的基础上分别在鼻咽肿瘤局部注射脱氧核酶(即综合治疗组:放疗+脱氧核酶)及生理盐水做为空白对照(单纯放疗组),其它处理完全相同,必要时予对症支持处理,不使用免疫增强治疗和其它放疗增敏剂。对两组患者进行毒副作用及疗效观察。毒副反应指标为血液系统毒性、肝肾功能毒性及放疗常见的皮肤粘膜涎腺的急性损伤;并根据多时间点肿瘤体积对比两组的RTR和疗效,并对比两组的生存情况(OS、TTP、TTD)。
   结果:⑴两组患者一般指标一致性良好,无选择性偏倚。⑵脱氧核酶的临床研究有较好的安全性,无重大安全事情的发生,并且在血象、肝肾功能、粘膜腺体损伤等方面,未增加放疗本身的副反应(p均>0.05)。⑶在放疗第5、第7周时,综合治疗组的平均RTR是74.73%、88.01%,单纯放疗组是64.89%、78.94%,增效倍数为1.15、1.11;放疗后3月时,综合治疗组的平均RTR是98.64%,单纯放疗组是89.61%,增效倍数为1.10,综合治疗组均优于单纯放疗组;且RTR3的P值<0.05,在放疗后第7周时,综合治疗组肿瘤消退较单纯放疗组明显;并且整个放疗过程中综合治疗组的CR的患者均多于单纯放疗组。在放疗后3个月,放疗组的CR是单纯放疗组的2.2倍,即使是在PR病例的比较中,综合治疗组的瘤体平均消退率也优于单纯放疗组(1.13倍),且比较两组CR、PR的p值=0.027<0.05,显示了放疗后3月,综合治疗组肿瘤消退要优于单放组。⑷在随访的观察中,综合治疗组的生存有一定优势,pOS=0.692、pTTP=0.041,pTTD=0.102;2年生存率综合治疗组为85.7%高于单纯放疗组的80.0%,p1,2年生存率=0.737。
   结论:①靶向EBV-LMP1脱氧核酶联合放疗在LMP1阳性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研究有较好的安全性,不增加放疗的毒副作用;②靶向EBV-LMP1脱氧核酶能提高LMP1阳性鼻咽癌放疗的肿瘤消退率,对控制原发灶有较为明显的疗效,能增加放疗的敏感性;③靶向EBV-LMP1脱氧核酶联合放疗能有效控制LMP1阳性鼻咽癌患者的疾病进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