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术信息服务系统的研究与构建
【6h】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术信息服务系统的研究与构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引言

1.1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领域中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应用

1.1.1网络及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

1.1.2国内外网络及计算机技术在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

1.2项目提出

1.2.1课题背景

1.2.2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论证

1.2.3项目的预期效果

1.3系统特色的设计

1.4本系统所涉及的术语说明

1.5论文结构

1.6本章小结

第二章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术信息服务系统的需求分析

2.1本项目的用户需求与需求风险

2.2需求风险的分析及应对措施

2.3本系统的需求风险及规避措施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术信息服务系统的架构设计

3.1架构设计一般原则

3.1.1系统的架构设计及其原则

3.1.2系统定位

3.2系统的总体规划

3.3系统的详细设计

3.3.1系统的用户设计

3.3.2学术信息服务系统的内容设计

3.3.3系统的安全设计

3.4开发平台的选择

3.4.1选择基于WEB应用的开发工具:PHP

3.3.2 WWW服务器的选择

3.3.3数据库(DB)服务器的选择

3.5本章小结

第四章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术信息服务系统的数据层设计

4.1数据库设计的原则

4.2数据库连接方式的选择

4.3数据表结构的设计

4.3.1学术论文数据表(TAB_PAPER)设计

4.3.2硕博论文索引数据表(TAB_INDEX)的设计

4.3.3新闻数据表(TAB_NEWS)的设计

4.3.4通知数据表(TAB_ANN)的设计

4.3.5会议数据表(TAB_MEETING)的设计

4.3.6留言板的数据表(TAB_MESSAGE_BOARD)的设计

4.3.7留言回复表(TAB_MESSAGE_BOARD_HUIFU)的设计

4.3.8用户管理的数据表(TAB_USER)的设计

4.3.9 BBS管理的数据表(TAB_BBS)的设计

4.3.10校友录管理数据表(TAB_HOMECOMING)的设计

4.3.11项目融资管理数据表(TAB_XIANGMU)的设计

4.3.12学术带头人管理数据表(TAB_XIANGMU)的设计

4.3.13视频点播(VOD)的数据表设计

4.3.14聊天室数据表的设计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术信息服务系统的前台设计与实现

5.1前台设计概述

5.2学术信息服务系统的界面设计举例:聊天室界面

5.2.1选择聊天室界面

5.2.2聊天室的登录

5.2.3聊天界面

5.3学术信息服务系统的项目融资界面设计

5.3.1项目融资查询界面

5.3.2项目融资内容显示页面

5.4文件上传与下载

5.4.1文件上传界面

5.4.2文件下载界面

5.5本章小结

第六章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术信息服务系统后台管理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6.1后台管理子系统的设计思想

6.2后台的组成设计

6.3硕博论文索引维护的实现

6.3.1功能描述

6.3.2功能实现过程及算法

6.4专业论文维护的实现

6.5新闻管理的实现

6.6.1新闻管理的设计思想

6.5.2新闻管理的程序流程图

6.5.3新闻管理部分的实现

6.6会议通知管理

6.6.1会议通知管理概述

6.6.2会议通知管理的实现

6.7留言版管理的实现

6.7.1留言版管理的设计思想

6.8用户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6.8.1用户管理的设计思想

6.8.2用户管理的实现

6.9 BBS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6.9.1 BBS管理的设计思想

6.9.2 BBS管理的具体实现

6.10校友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6.10.1校友管理概述

6.10.2校友管理部分的实现

6.11上传文件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6.12项目融资

6.13学术带头人管理的设计与实现

6.13.1学术带头人管理的设计思想

6.13.2学术带头人管理的实现

6.14视频文件(VOD)的存储与显示

6.15 PDF文件的浏览

6.16聊天室的实现

6.16.1聊天室的方案设计

6.16.2聊天室的实现

6.17数据备份与恢复的实现

6.17.1数据备份

6.17.2数据恢复

6.18后台管理设计的创新之处

6.19本章小结

第七章英文版学术信息服务的设计与构建

7.1英文版分析与设计概述

7.1.1英文版的需求分析

7.1.2英文版的系统分析

7.1.3英文版的架构设计

7.2英文版的构建

7.2.1前台页面的构建

7.2.2后台管理的构建

7.2.3数据表的构建与实现

7.3本章小结

第八章学术信息服务系统通适模型的设计

8.1通适模型的需求描述

8.2通适模型的架构设计方案

8.3通适模型的总体设计方案

8.4通适模型具体化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9.1论文的主要T作总结及结论

9.2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术信息服务系统的特色

9.3资源加工与生物T程学术信息服务系统的创新之处

9.4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术信息服务系统的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致 谢

在学习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完成的项目

展开▼

摘要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术信息服务系统是一个为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术领域进行服务的信息系统。对学术信息服务系统而言,共享是交流的基础,交流是服务的保障,学术信息服务需要建立在一个平台之上。本论文的目标,在于满足用户的当前需求与未来的潜在需求,规划、设计并开发一个用于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术领域的学术信息服务系统,以期为该领域的学术、科研、生产实践、产业融资等需求提供服务。 本系统首先采用传统的结构化开发方法,将系统分为前台和后台两大系统从而实现大系统的“分而治之”;然后,在架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结合现代的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的思想以及基于WEB的应用技术,采用三层B/S模式进行规划、设计,最后,实现并构建了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术信息服务系统。具体而言,本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首先,论述了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术信息服务系统的设计思想,认为一个开放互连的平台是连接学术、教学、科研、成果转化、生产应用的桥梁,是促进学术及学科发展、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一体化的重要措施。该平台能否为学术服务,如何实施服务,以及为学术服务的深度及广度等内容,都与平台的设计与构建过程相关。 其次,分析并设计了系统的架构模型。本系统将整个系统分为前台和后台两大部分,前台负责用户交互,后台负责数据处理。用户需求来源于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术信息服务系统。整个系统构建在三层B/S模式之上,是一个基于WEB的应用系统。本系统描述了B/S模式的四大典型特性,即:基于互联网Internet而不是局域网的应用;系统的开放性;系统配置的简单性;终端零维护。论述了三层结构的特性:将表示逻辑与处理逻辑分开;将处理逻辑与数据管理分开。在系统的实现过程中,采用了PHP+Apache+MySQL黄金组合策略,即选用了PHP作为服务器端的脚本语言;选用了Apache服务器用来接收和处理系统的WEB请求;选用了MySOL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实现系统的数据管理。 最后,本论文并对系统的构建和实施过程中的关键过程和问题作了详细论述。结合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科的特点,开发出了一个完整的学术信息服务系统。该系统可以进行学术信息的录入、增加、编辑、修改、查询等基本处理以及文件的上传、下载、视频、PDF文件浏览等高级功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有学科特色的学术信息服务系统。 通过对本系统的深入及有效的研究,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规划、开发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术信息服务系统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2)开发可采用传统的结构化方法与现代面向对象思想相结合的思路来实现。 (3)系统可分为前台和后台两部分,两者在逻辑上相互独立。 (4)系统采用三层基于B/S模式,使得表示、逻辑、数据三者独立,并且设计成中英文两个版本。 (5)可以将本系统的架构移植到其他专业的学术信息服务系统,从而形成一个通用的学术信息服务系统。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一是设计并实现了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术信息服务系统的架构;二是提出了学术信息服务系统的总体拥有成本TCO(Total Cost of Owning)的概念,并用它作为开发模式的依据;三是在现有的架构模型的基础上,抽象出了学术信息服务系统(中英文版)的通用架构;四是提出了学术信息服务概念的内涵,特别是将项目融资的内容加入到其中,突出了学术领域中产、学、研的一体化的思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