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教育部某重点高校1996-2005届医学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对策研究
【6h】

教育部某重点高校1996-2005届医学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内容

2.3质量控制

2.4资料分析方法

第三章结果

3.1一般情况

3.2 1996-2005届总的毕业生情况

3.3 1996-2005届学生的就业去向

3.4国家分配制度改革(2001年)前后学生的就业情况比较

第四章讨论

4.1 10年的毕业生基本情况分析

4.2 10年该校医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第五章结论

第六章相关政策建议及措施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对1996-2005届10年间教育部某重点高校医学类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的研究,分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以便有针对性的对大学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教育。 [内容与方法]就医学类毕业生就业现状和面对的问题结合教育部某重点高校医学类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对影响医学类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医学类专业本科生录取研究生的状况及相关分析;利用FoxPro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1.5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应用的统计方法主要有统计描述、x<'2>检验等。 [结果]1、10年中,毕业生数以2004年最多,专业以临床医学所占的比例最大,学历以本科生为主,培养方式以统招生为主,毕业生来源以中部地区为主。2、毕业生就业单位以医疗单位为主,就业地区以中东部地区为主。3、大部分毕业生有回生源地就业的趋势。4、到教学科研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在减少,到企业、考研、待就业的毕业在增多,到医疗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变化不大。5、考研的女生比例高于男生,考上公务员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6、国家就业制度改革后考研、到企业、待就业的毕业生比例高于就业制度前。7、国家就业制度改革后到西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比例高于国家就业制度改革前。 [结论]1、该校毕业就业率总体来说是呈下降趋势。2、该校毕业生择业地区大都在中东部经济比较发达地区。3、生源地是西部地区的毕业生每年只有一半回到家乡,另一半流向中东部地区;而生源地是中东部地区的毕业生基本上都回家乡择业。4、该校专业的设置滞后于社会的发展。5、国家就业制度改革后,该校毕业生对就业制度的改革有一至二年的适应期;在适应就业制度改革后该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向出现多元化。6、该校毕业生的就业同时反映了当前社会女生就业难的共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