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尿素氮水平尿毒症患者血清对体外培养HUVEC表达NO、MDA、iNOS的影响
【6h】

不同尿素氮水平尿毒症患者血清对体外培养HUVEC表达NO、MDA、iNOS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缩略词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前言

第一章材料与方法

第二章结果

第三章讨论

第四章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内皮损伤与尿毒症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国内和国外众多文献报道心血管疾病(CVD)是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ESRD患者CVD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是肾功能正常人群的10~20倍,占ESRD患者总死亡率的50%。其中动脉粥样硬化(AS)又是CVD的主要并发症,随着AS病变的进展其CVD的死亡率增加。与尿毒症AS有关的传统危险因素如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糖尿病、吸烟等已不能完全解释这一现象。AS是血管内皮损伤后的一种缓慢而复杂的增生性疾病与血管内皮细胞之间关系密切。目前被普遍接受的ROSS修正的“损伤反应”学说认为,内皮细胞功能性损伤是AS形成早期的始动环节。充分说明了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在AS发生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多数学者证实尿毒症患者普遍存在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是导致ESRD患者AS的关键因素。然而其确切机制至今未明。最近的证据认为与尿毒症有关的非传统危险因素:尿毒症毒素、氧化应激、炎症可能是加速ESRD患者内皮细胞损伤导致其AS的原因。为了进一步明确上述因素对内皮细胞的损伤作用,我们利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体外培养模型,以血清尿素氮浓度作为衡量体内毒素水平的指标,观察了不同尿素氮水平尿毒症患者血清对HUVEC—氧化氮(NO)、丙二醛(MDA)及诱导型—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探讨尿毒症患者AS发病的可能机制。 目的:了解不同尿素氮水平尿毒症患者血清对体外培养HUVEC表 达NO、MDA、及iNOS的影响。探讨尿毒症患者AS发病的可能机制,为预防和治疗尿毒症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提供一些理论依据。方法: 1.采集中南大学湘雅二院‘肾内科符合入选标准的尿毒症患者血清,按血清尿素氮水平分为五组,每组各5例患者,共20例;以该院同期符合入选标准的健康志愿者10例为正常血清对照组。 2.体外培养HUVEC,加入20%不同组的血清分别共同孵育6小时和24小时。本实验共分七组:空白对照组(单纯培养液组0.1%FCS);正常血清对照组(正常人血清);尿素对照组(50mmol/L尿素溶液):尿毒症血清I组(BUN20~30mmol/L的尿毒症患者血清):尿毒症血清Ⅱ组(BUN30~40mmol/L的尿毒症患者血清);尿毒症血清Ⅲ组(BUN40~50mmol/L的尿毒症患者血清);尿毒症血清Ⅳ组(BUN≥50mmol/L的尿毒症患者血清)。 3.比色法测定HUVEC培养上清液6小时、24小时NO、MDA的含量;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24h后胞浆的iNOS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4h后培养上清液iNOS的蛋白水平。结果: 1.HUVEC培养上清液NO检测的结果。 (1)培养第6h结果:尿毒症血清各组与对照组比较N0有明显降低(P<0.01);尿毒症血清Ⅳ组与I、Ⅱ、Ⅲ组比较NO有明显降低(P<0.01);尿毒症血清Ⅲ与I组比较NO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毒症血清Ⅲ组与Ⅱ组比较、尿毒症血清Ⅱ组与I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培养第24H结果:尿毒症血清各组与对照组比较NO明显升高(P<0.01);尿毒症血清Ⅳ与尿毒症血清Ⅰ、Ⅱ、Ⅲ组比较NO明显下降(P<0.01);尿毒症血清Ⅲ组与Ⅰ组Ⅱ组比较NO有下降(P<0.05);尿毒症血清Ⅱ组与Ⅰ组比较NO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毒症血清各组24H与对应的6H组NO值比较均有明显升高(P<0.05)。 2.HUVEC培养上清液MDA检测的结果。 (1)培养第6H结果:尿毒症血清各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升高(P<0.01);尿毒症血清Ⅲ组与Ⅰ、Ⅱ组比较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毒症血清Ⅳ组与Ⅲ组比较MDA亦有升高(P<0.05);尿毒症血清Ⅰ、Ⅱ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2)培养第24H结果:尿毒症血清各组与对照组比较MDA有明显升高(P<0.01);尿毒症血清Ⅳ组与Ⅰ、Ⅱ、Ⅲ组比较有明显升高(P<0.01);尿毒症血清Ⅰ、Ⅱ、Ⅲ组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毒症血清各组24H与对应的6H组比较,MDA值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以尿毒症血清Ⅳ组升高更为显著(P<0.01)。 3.HUVEC胞浆INOS表达的结果。 培养第24H结果:尿毒症血清各组与对照组比较,胞浆着色加深,INOS表达率明显升高(P<0.01);尿毒症血清Ⅰ、Ⅱ、Ⅲ组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毒症血清Ⅳ组与Ⅰ、Ⅱ、Ⅲ组比较,胞浆着色明显变浅,INOS表达率明显降低(P<0.01)。 4.HUVEC培养上清液INOS蛋白水平的结果(ELISA)。 培养第24h结果:尿毒症血清各组与对照组比较iNOS蛋白明显升高(P<0.01),尿毒症血清III组与II组比较、Ⅳ组与III组比较iNOS蛋白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毒症血清III组和I组比较iNOS蛋白降低(P<0.05)。尿毒症血清Ⅳ与I、II、III组比较iNOS蛋白明显降低 (P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