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抚育间伐对杉木生长影响的成效分析
【6h】

抚育间伐对杉木生长影响的成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1.2.1 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

1.2.2 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1.3 研究目的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地点

2.2 检测内容

2.3 监测方法

2.3.1 监测样地选建

2.3.2 监测指标

3 结果与分析

3.1 抚育对胸径生长的成效分析

3.1.1 抚育对胸径生长的影晌

3.1.2 抚育对胸径连年生长的影响

3.1.3 林龄对抚育效果的影响

3.1.4 小结

3.2 抚育对树高生长的成效分析

3.2.1 抚育对树高生长的影响

3.2.2 小结

3.3 抚育对单株材积生长的成效分析

3.3.1 抚育对单株材积生长的影响

3.3.2 抚育对单株材积连年生长的影晌

3.3.3 林龄对抚育效果的影响

3.3.4 小结

3.4 抚育对单株生物量生长的成效分析

3.4.1 抚育对单株生物量生长的影响

3.4.2 抚育对单株生物量连年生长的影响

3.4.4 小结

3.5 杉木抚育效益评价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森林抚育是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木质量、实现森林多种效益最大化的必不可少的措施。杉木在湖南人工用材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是森林抚育的重点树种。本研究依托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试点项目,以抚育样地和对照样地为一组,在湖南省范围内设置了8组共16个样地,包括杉木中龄林和近熟林,观测抚育对林木生长的影响,连续4年,分析抚育对杉木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单株生物量年生长和连年生长的影响,对抚育成效进行评价,以期为进一步做好森林抚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抚育样地林分平均胸径生长量明显大于对照样地。抚育样地林分平均胸径年生长量为B1(苏仙区)最高达1.7 cm·a-1,林分平均胸径年生长量排序为B1(苏仙区)>A1(攸县)>D1(金洞区)/H1(岳阳县)>C1(苏仙区)>G1(岳阳县)>E1(金洞区)>F1(泸溪县);林分胸径年均生长量抚育与对照差值以D(金洞区)为最大值为0.45 cm·a-1,F(泸溪县)最低为0.07 cm·a-1。抚育对杉木的胸径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平均抚育效益达到47.7%。抚育效益最高的金洞区样地,抚育效益大于70.0%,抚育效益最低为攸县样地,抚育效益不足10.0%。中龄林的抚育效果明显好于近熟林。
  2)抚育样地与对照样地林分平均树高年生长量相差不大,林分树高年均生长量抚育与对照差值相差苏仙区B最大为0.12 m·a-1,金洞区D产生了0.03负值。总体上,抚育间伐对杉木树高生长的促进作用不大,平均抚育效益只有14.5%。
  3)抚育样地杉木单株材积生长量明显大于对照样地。单株材积年均生长量A1(攸县)最大为0.0273 m3·a-1,排序为A1(攸县)>D1(金洞区)>H1(岳阳县)>B1(苏仙区)>G1(岳阳县)>E1(金洞区)>C1(苏仙区)>F1(泸溪县);单株材积年均生长量抚育与对照的差值D(金洞区)最大为0.0088 m3·a-1,F(泸溪县)最小为0.0015 m3·a-1。抚育对杉木的材积生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平均抚育效益达到37.5%。抚育效益最高的金洞区E组样地,抚育效益大于60.0%,抚育效益最低为攸县样地,抚育效益不足10.0%。
  4)抚育样地杉木单株生物量生长量明显大于对照样地。单株生物量年均生长量A1(攸县)最高为15.14 kg·a-1,排序为A1(攸县)>D1(金洞区)>H1(岳阳县)>G1(岳阳县)>B1(苏仙区)>E1(金洞区)>C1(苏仙区)>F1(泸溪县);单株生物量年均生长量抚育与对照的差值H(岳阳县)最大为4.8 kg·a-1,F(泸溪县)最低为0.78 kg·a-1。抚育对杉木的生物量增长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平均抚育效益达到36.0%。抚育效益最高的金洞区E组样地,抚育效益大于60.0%,抚育效益最低为攸县样地,抚育效益不足10.0%。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