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王立春儿童诗的心灵歌唱
【6h】

论王立春儿童诗的心灵歌唱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心灵的双重鸣奏曲

(一)童心的诗意展现

(二)母性诗人的温情歌唱

二、心灵重奏的独特表达

(一)形态美——脉脉温情

(二)意象美

(三)语言美

三、心灵重奏的成因分析

(一)成长背景与童年记忆

(二)女性视角

(三)儿童诗心灵抒写的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90年代的儿童诗歌相对于以往儿童诗歌的创作历程来说,更注重儿童心灵世界的展现。王立春的儿童诗歌写作注重从自己的童年记忆中汲取创作灵感,成长背景中的那个小乡村成为她源源不断的源泉。诗歌是写给孩子看的,但另一方面也是写给成人看的。王立春的儿童诗歌,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儿童心灵世界的展现,一方面是孩子诗意的童心世界:对自然的亲近感,对自然遭受破坏的同情感;另一方面是女性在与孩子的接触中,较深的把握了儿童的内心世界,这时的孩子既是自己的缩影,也是当代孩子的真情写照,重点把握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社会文化脉络。她的这种双重心灵赞歌,通俗明快,在充满东北地域色彩的口语文化中,又不失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典雅化,于是饱含深情,不失童真、童趣,展现了一个世界的动态美,在一个个简单、舒缓、轻快的动作中,营造出一个情节,建构一个故事,那种突发的奇想总是能紧紧的吸引住孩子的注意力,在温情脉脉的诗歌形态中,陶冶了孩子的性情。而王立春这种独特的表达正是来自于那份深刻的童年记忆,以及所属的文化背景,一方水土陶冶了一方人,东北的萨满神教的泛神性特征和儿童的泛灵性,在王立春的儿童诗歌中达到了有机的交融,于是在她的笔下本能的谱写出了充满女性温情的纯美儿童篇章。最后王立春留给所有成人的启示便是:孩子眼中那个诗意的、可亲的自然,成人能保留几分,或者就是人如何保持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态度,其次便是什么样的教育是适合儿童的教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