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学校布局调整背景下农村学生就近入学问题研究
【6h】

学校布局调整背景下农村学生就近入学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我国处在一个社会和教育发展转型的变革时代,在新世纪初,义务教育具有的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已经被法律所确认。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特征需要配套的政策制度保障,就近入学正是这一政策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都把义务教育作为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制度工具,在发展完善义务教育的过程中实行就近入学制度。由于各国的历史、国体政体、文化传统等因素的不同,各自的就近入学制度既有共性,也有一些特殊性。我国的义务教育法律政策一直都强调儿童就近入学,这一政策有效地促进了儿童的就学机会平等,推进了义务教育在农村的普及与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关键是机会公平,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全社会要共同促进教育公平。”作为保障公民公平与平等受教育权的措施之一,就近入学政策关系到儿童入学的切身利益问题。
  为了国家教育目标的实现和义务教育的巩固与发展需要相应的法律体系保障,就近入学原则需要及时调整。那么这一入学制度要如何调整才能更好地体现和保障义务教育的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本文将从教育政策和法学的视角出发,关注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就近入学”问题。鉴于我国农村地区目前就近入学政策推行出现的一些困难,农村地区就近入学问题目前需要新的解决办法。“就近入学”制度的历史发展是怎样的?儿童就近入学的依据是以户籍地为主还是以经常居住地为主?如果农村地区学生因为就近入学而跨行政区域就学的问题如何解决?就近入学当中的就近到底制定怎样的标准?如果儿童入学距离客观不得不远距离就学,需要哪些配套措施解决?本论文将讨论分析上述问题,进而提出解决的策略,实现义务教育的公平性,巩固与提高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普及率,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