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学校组织的行动逻辑——行动者的观点
【6h】

学校组织的行动逻辑——行动者的观点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导论

一、问题提出

(一)现实学校行动现象解释的困惑

(二)学校组织“本体”研究的不足

(三)对学校组织进行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一)“学校变革与发展”领域的相关研究

(二)“学校组织管理与行为”领域的相关研究

(三)学校社会学领域的相关研究

三、论题界定与行文思路

(一)论题界定

(二)行文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个案

(一)D市A小学

(二)C市B小学

(三)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

第一章学校组织作为“行动者”:一种隐喻

一、学校组织不同隐喻的回顾与评说

(一)学校组织是“机器”:理性系统

(二)学校组织是“有机体”:自然系统

(三)学校组织是“文化”:文化学派

(四)学校组织是“政治系统”:权力博弈

(五)学校组织是“大脑”:学习型组织

二、“行动者”隐喻的现实与理论基础

(一)学校组织的现实行动背景为“行动者”隐喻提供了可能

(二)现代组织理论的发展为“行动者”隐喻提供了理论佐证

(三)科尔曼“法人行动者”理论为“行动者”隐喻奠定基础

三、学校组织作为“行动者”的行动特征

(一)学校组织的行动效应具有“整体性”

(二)学校组织的行动选择具有“意向性”

(三)学校组织的行动方式具有“独特性”

第二章学校组织作为“行动者”:“行动意向”如何生成?

一、学校组织“行动意向”生成的影响因素

(一)个体行动者:学校组织的行动主体

(二)学校组织的“硬”结构:对学校组织行动的规约

(三)学校组织的“软”文化:对学校组织行动的形塑

二、学校组织“行动意向”的生成机制

(一)校长在学校组织行动决策中的控制

(二)学校组织成员的博弈制衡

(三)学校组织的“自组织”调节

第三章学校组织作为“行动者”:行动的逻辑

一、个案学校的组织行动实例

(一)D市A小学

(二)C市B小学

(三)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小学

二、学校组织行动的“目的理性”

(一)经济理性:追求利益最大化

(二)制度理性:获得社会“合法性”

(三)专业理性:践行专业价值与信仰

三、学校组织行动的“理性特征”

(一)在整体行动中,学校组织维持三种目的理性的“平衡”以保障组织生存

(二)在具体行动中,学校组织选择适合情境的“最佳”理性以取得满意效果

(三)在全部行动中,学校组织坚持“偏好”理性的全面统筹以实现最大效用

第四章 学校组织作为“行动者”:行动改进与可能

一、提高学校领导者的专业行动素养

(一)专业行动素养的核心是教育价值观

(二)提高学校领导者专业行动素养的策略

二、改善学校组织内部的专业行动基础

(一)建立健康合理的学校组织决策机制

(二)创建专业民主的学校组织文化

三、采取渐进式的专业行动改进策略

(一)遵循渐进式变革的行动智慧

(二)保护技术优先性的行动设计

参考文献

后 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展开▼

摘要

学校组织作为现代社会中开展教育活动的重要机构,她是按照什么方式与逻辑进行行动的?美国社会学家迈耶(John Meyer)等人曾对学校组织的趋同现象进行研究,指出学校组织在制度上趋同是为了获得社会合法性以保障组织生存。那么,在同样的外界条件背景下,学校组织行动往往又是不同的,那么学校组织不同行动表现的原因是什么?其背后的逻辑机制又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本研究的兴趣所在。 研究学校组织行动的本然逻辑,对更好地认识学校组织的本质、顺利实施教育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学校组织并不是像我们想象那样没有情感、没有需要、没有利益要求、机械式的教育实施机构,而是一个有着自己行动目的与理性偏好的“行动者”,在“社会结构”的制约下进行着“能动”的选择。现实教育实践中纷繁多样的学校组织行动样态,就是学校组织行动者在具体行动中不同理性选择的结果。学校组织行动的目的理性有三种,即经济理性——追求利益最大化,制度理性——获得社会合法性,专业理性——践行专业价值与理想。学校组织对三种目的理性的不同偏好,导致了学校组织行动风格与趋势上的根本不同。 本文采用实地研究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学校组织的行动逻辑进行了社会学分析。“行动者”的观点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将学校组织比喻为“行动者”,她有自己独特的组织理性与行动方式,并以组织整体的名义进行各种有目的的、以他人(他者)为对象的社会行动;二是指学校组织的行动归根结底是由学校组织内部个体行动者——组织成员——来进行与完成的,学校组织行动的生成、变化都要受到组织内部个体行动者的影响与制约。 本文除导论外,共分为四章。论文的第一章在回顾与评说学校组织研究的各种隐喻的基础上,提出学校组织作为“行动者”的新组织隐喻,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全文对学校组织的行动逻辑分析;论文的第二章、第三章是全文的核心部分。第二章论述了学校组织作为行动者,其“行动意向”生成的影响因素及“行动意向”生成的具体机制。通过对具体的学校组织行动案例的分析,认为学校组织的“行动意向”主要受到学校组织内部个体行动者、学校组织领导结构与学校组织文化这三个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最后的生成是由组织决策者控制、组织成员制衡与组织的“自组织”功能调节三者互动博弈的结果。本章对学校组织“行动意向”生成的分析,突出体现了学校组织内部个体行动者在组织行动智慧与行动选择中的能动作用。第三章是按照行动者的基本行动逻辑框架对学校组织的行动进行分析,并以现实中的学校组织行动个案为基础,指出学校组织行动所体现的理性逻辑特征,即在整体行动中,学校组织维持三种理性的协调“平衡”以保障组织生存;在具体行动中,学校组织选择适合情境的“最佳”理性以取得满意效果;在全部行动中,学校组织坚持“偏好”理性的全面统筹以实现最大效用。论文最后一章属于对学校组织专业行动的实践关怀,主要是依据“行动者”在行动中具有能动性的思路,并根据影响学校组织行动意向选择的要素,尝试提出改进学校行动的可能与策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