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社会角色责任与角色道德建设
【6h】

论社会角色责任与角色道德建设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 言

第一章关于社会角色的理论解读

第一节角色概念的内涵

一、角色概念的缘起及迁移

二、国外国内学者对角色概念的解释

三、角色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角色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一、角色与地位和身份

二、角色与职业和个人

三、舞台角色与社会角色

第二节 角色的特征、类型与扮演

一、角色的基本特征

二、角色的基本类型

三、角色的学习和角色扮演

第三节角色理论的流派

一、心理学中的角色理论

二、社会学中的角色理论

三、伦理学中的角色理论

第二章社会发展中的角色

第一节角色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

一、角色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

二、角色由个人扮演

三、角色的拓展构成职业

第二节角色与社会化

一、角色在社会中获得

二、角色是社会化的结果

三、角色是获得的社会成员的资格

第三节角色与社会发展

一、角色因社会发展而发展

二、角色发展促进社会发展

三、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社会角色消融即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角色问题

第一节市场经济与角色扮演的依据

一、市场经济要求人的角色明晰化

二、市场经济要求人的角色规范化

三、市场经济要求扮演角色的人不断提升自我素质和境界

第二节市场经济与角色扮演的作用

一、角色扮演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角色扮演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角色扮演与个人事业发展

第三节社会现实中角色问题凸现

一、角色问题释义

二、角色问题凸现与角色道德问题

三、角色问题在实际中的彰显

四、角色问题凸现寻根与角色道德问题归因

第四章社会转型中的角色责任与角色道德建设

第一节强化角色责任与角色道德教育

一、认识角色规范

二、明确角色责任

三、内化角色道德

第二节健全约束机制

一、约束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二、制度机制约束

三、社会舆论约束

第三节提升角色的素质和人格

一、提高角色素质

二、提升主体人格

三、营造良好的责任环境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展开▼

摘要

本文对社会角色责任和角色道德建设进行了系统研究,意在把握社会角色基本理论基础上,认识角色责任、提供角色道德建设的基本思路。角色责任与角色道德建设,无论对社会的道德理论建设,还是对现实的道德实践,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由引言、结论和四个基本部分构成: 引言部分,概述选题的背景、选题研究的现状和研究的意义。我们的社会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这个变革时代的最突出点,就是人们的存在方式发生了变化。存在方式个体化的事实,使人们互相指称时,往往亲近角色而开始淡化职业,这也许就是一场悄悄的革命。社会的发展应该是事实与观念同步,行为与规范同步。但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往往是事实存在、行为存在,观念滞后、规范滞后。人们在追逐角色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更多地是关注了角色的权利,即自己可以做什么,而忽略了角色的义务,即在享有权利的同时,要知道自己必须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关于角色责任与角色道德的研究,在国内基本上处于刚刚开始的阶段。角色责任与角色问题研究的意义在于:其一,可以丰富道德理论研究的内容;其二,促使人们关注角色理论或问题及其社会背景;其三,有利于人们在实践中正确区分个人道德和角色道德以及职业道德;其四,系统阐释角色道德和角色责任问题,为进一步发展完善社会角色理论添加新的视域。 第一章,关于角色的基本理论。角色原本是戏剧中的一个概念,后被社会学学者迁移到社会学中来。人的社会角色、地位和身份及其相互关系。角色是占据一定社会位置、按照社会对这个位置的要求行为的人。地位是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占据的位置;身份是一种标识,突出的是告诉人们你是做什么的,你是属于社会结构中的那一部分,身份是对地位的表达。角色隶属于职业,职业总是由诸多的角色构成。角色是由个人来承担的,在一定意义上说,角色就是个人职位。角色与个人的区别在于,角色突出强调的是个体的人所承担的责任,个人对应的是社会。社会角色是现实中的角色,文学艺术中的“舞台角色”是对社会角色的鲜明概括和表征。角色具有客观性、具有对应性、具有扮演性。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自觉的角色和不自觉的角色;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等等,都是对社会角色不同方面的认知。角色学习,是指社会成员掌握社会角色的理想性的行为准则、技能,提高角色认知水平,缩短与理想角色的差距的过程。个体在社会互动中按照一定的行为模式活动,就是角色扮演。心理学中的角色理论,强调的是儿童在发展中借助于角色发展自我;社会学理论中的角色,是强调通过社会化造就社会需要的社会角色;伦理学中的角色理论,强调的是个人如何扮演好社会角色,如何承担自己的责任。 第二章,社会发展中的角色。角色是社会构成的基本单位,它与社会相伴而生。角色总是由个人扮演的,角色扮演的拓展,构成了社会中的职业。角色是在社会中获得的,它是社会化的结果,是获得的社会成员的资格。角色因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角色发展促进社会发展,角色发展表征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消灭角色差异,实现角色融合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角色问题。市场经济与角色扮演的依据。市场经济是以社会分工的充分发展为基础的,它要求人的角色明晰化;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它要求人的角色规范化;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人的角色不断提升自我的境界。市场经济与角色扮演的作用。成功的角色扮演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成功的角色扮演能够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成功的角色扮演也会有助于个人事业的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角色问题凸现。角色问题是指角色本身引起社会的关注,角色道德问题是说角色在扮演过程中存在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新的角色规范建设欠缺即没有规范或规范不被认识;即便某些角色规范存在,人们在利益驱动下也不按照角色规范做事;角色规范清楚,人们尤其是获得优势社会角色的人,不仅不按照角色规范办事,而且还与社会规范要求背道而驰,即知法犯法。角色道德问题凸显的归因。其一,与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变化过快,文化失调有关。其二,长期缺乏角色规范教育。其三,与角色规范建设和治理欠缺有关。 第四章,社会转型中的角色责任与角色道德建设。首先要加强角色责任与角色道德教育。教育不是万能的,但教育是基础。角色责任与角色道德教育,要认识角色规范,要明确角色责任,要通过教育内化角色道德。其次是健全约束机制。制度是角色责任和道德建设的保障,这是最关键的环节。在任何时候制度的约束都是必要的,制度约束包括制度机制约束,社会舆论约束。第三是提升角色扮演者的素质和人格。责任素质意识决定角色扮演程度,因而从根本上说,要强化角色的责任意识,提升角色的人格,同时还要营造良好的责任环境。 结语:角色在社会生活中被关注的现实和角色道德问题突出的事实,以及角色建设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告诉我们要关注角色理论与实践的趋势,要充分认识角色凸显的根据和意义,加强角色理论研究和现实中的角色道德建设,提高角色的责任意识和道德水平,以促进整个社会的道德建设和文明程度的提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