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简析近代中国留日、留美学生差异及其影响(1900-1929)
【6h】

简析近代中国留日、留美学生差异及其影响(1900-1929)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前 言

一、留日、留美学生的学业与团体差异

二、留日、留美学生归国后的主要影响

三、在思想、文学、教育领域影响的不同倾向

四、影响留日、留美学生差异的主要因素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1872年清政府派遣首批幼童赴美留学,这是中华民族不堪落后沉沦而奋起自强的先声之一,开创了近代中国留学运动之先河。此后,负笈海外者不绝于缕,留学热潮迭起,由此崛起了一支数逾万人的留学群体。“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激荡变革的近代中国,留学生是知识分子中特殊的一群。他们站在时代前沿,既传承了古老的中华文化,又亲沐了西方文明的濡染,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的先导力量。 在这支留学大军中,留日、留美学生无论是人数还是影响,都远非其他留学群体可比。两个群体特点各异,在学习生活和归国影响方面均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本文将选取1900-1929年间的中国留日、留美学生进行群体差异比较,并探索分析其相关原因。 首先,比较留日、留美群体的留学生活。主要从留日、留美学生的学业成就(包括专业倾向和学业成就)及团体组织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由此看出留日、留美群体在留学时表现的不同倾向,从而预示其归国后的主要影响必然不同。 其次,揭示留日、留美学生归国后主要影响的领域各不相同。留日学生回国后在军政两界的影响非常大,而留美生在科技学术界独领风骚。 再次,分析留日、留美学生在思想、文学、教育等相同领域里的不同特点。从中可见留日学生处处表现出有高涨的政治热情,而留美学生始终对科技学术有浓厚的兴趣。 最后分析影响留日、留美群体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其中,对客观因素主要从清朝、民国政府的有关政策、美日两国对待中国学生的相关态度等方面进行分析。主观因素则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结合他们的言论来分析其群体特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