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叙事学视域中《群山之巅》的研究
【6h】

叙事学视域中《群山之巅》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2 国内研究的现状

1.3 研究的思路与主要方法

第二章 《群山之巅》叙事主题与人物形象

2.1.1 生态意识层面

2.1.2 生命意识层面

2.2 叙事中的人物形象

2.2.1 生活窘迫的人物

2.2.2 炽热坚强的人物

2.2.3 欲望迷失的人物

第三章 《群山之巅》叙事视角与叙事时间

3.1.1 全知视角与限制视角的结合

3.1.2 宏大叙事与私人叙事结合

3.1.3 非常态叙事视角

3.2 叙事时间

3.2.1 特定的逻辑空间、时间

3.2.2 环形链条式的时间结构

第四章 《群山之巅》叙事话语与叙事模式

4.1.1 叙事话语的通俗性

4.1.2 叙事语言的诗意化

4.2 叙事模式

4.2.1 描写细微生活

4.2.2 突显亲情伦理

4.2.3 勾勒民俗风情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迟子建是一位极具特质的女作者,在长久的创作中一直坚持着自己独有的叙事风格,并且经过时光的沉淀和生命的感悟,她对于写作独特的情意与理解更加深刻。这种深刻的体验表现在她最新的长篇小说《群山之巅》中,描绘了一群小人物在现代化大潮进入北国边塞之后的变化。《群山之巅》浸透着温情与浪漫、细腻与感伤的气韵,展现出迟子建独有的叙事艺术,所以本文选择结合叙事学理论,重点分析迟子建小说《群山之巅》,突出《群山之巅》在迟子建叙事创作中的地位,进而揭示小说独特的叙事艺术。本文从叙事的主题与人物形象分析、叙事视角、叙事时间、叙事话语和叙事模式多个方面逐步分析小说: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该选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相关选题研究的现状、研究的范围和方法。第二章归纳《群山之巅》叙事主题与人物形象,分别从主题和人物塑造两方面分析叙事构成要素对于叙事内容的影响。主题层面分为生态意识层面与生命个体层面;人物分为三种典型分别阐述。第三章分析《群山之巅》的叙事视角与叙事时间,结合叙事学理论,从全知视角与限制视角结合、宏大叙事与私人叙事结合,非常态叙事视角三个部分来展现作品灵活的叙事视角;从叙事的时间和空间以及环形链条式的时间结构上来分析作品。第四章分析《群山之巅》中叙事话语的特点与日常化的叙事模式,描写琐碎的生活、亲情伦理、风俗人情来展现民间的日常生活,迟子建擅长通过描写风土人情来展现日常生活。第五章结语,总结全文,强调《群山之巅》在迟子建的整体创作中的地位,以及对作者前后创作叙事风格的变化简要说明。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