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孕妇教室对孕妇产前抑郁和分娩自我效能感的效果评价
【6h】

孕妇教室对孕妇产前抑郁和分娩自我效能感的效果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概念

1.5 文献回顾

第二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 设计类型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工具

2.4 资料收集

2.5 统计学方法

2.6 质量控制

2.7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结果

3.1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

3.2 研究对象干预前后产前抑郁的差异

3.3研究对象干预前后分娩自我效能感的差异

第四章 讨论

4.1 研究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分析

4.2孕妇教室对产前抑郁的干预效果

4.3 孕妇教室对分娩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效果

第五章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本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录B.综述:浅析国内外孕妇教室健康教育开展情况

附录C.问卷

展开▼

摘要

目的:了解延边地区孕妇的产前抑郁情况和分娩自我效能感的情况;评价开展孕妇教室对孕妇产前抑郁的干预效果;评价开展孕妇教室对孕妇的分娩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效果。
  方法:本研究属于类实验性研究的前后自身比较研究,抽样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间在延边妇幼保健院参加4次孕妇教室的孕妇进行调查,干预前后各发放问卷100份,各收回91份,有效率为91%。研究工具:采用《一般状况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简化中文版分娩自我效能量表》(CBSEI-32)对孕妇的一般状况、干预前后的产前抑郁指数和分娩自我效能感进行评估比较。统计方法:所有数据采用Excel工作表整理录入,并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应用百分比、t检验、One-Way ANOVA分析干预前后产前抑郁和分娩自我效能感的差异、干预前后产前抑郁和分娩自我效能感对一般人口学特征和产科学特征的差异。
  结果:
  (1)干预前正常情绪的研究对象为48人,占52.7%,轻度抑郁为36人,占39.6%,中度抑郁为7人,占7.7%;经过孕妇教室的干预后正常情绪的研究对象为57人,占62.6%,轻度抑郁为28人,占30.8%,中度抑郁为6人,占6.6%,干预后正常情绪组人数上升。
  (2)研究对象干预前抑郁指数的平均得分为(50.93±8.53),干预后的平均得分为(49.37±8.46),结果表明研究对象的抑郁程度在干预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经过4次孕妇教室培训课后,抑郁量表大部分的单项指数间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干预前家庭成员的人数方面与研究对象的产前抑郁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孕妇的职业、孕妇与丈夫的关系与研究对象的产前抑郁有明显的差异(P<0.05)。在产次、是否为计划妊娠、流产次数、不孕症史等不同的产科学特征下进行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4)干预前分娩自我效能感的总分为(89.76±12.56),干预后总分为(100.96±11.047),P<0.01,显示干预前后分娩自我效能感的总分有差异;干预前结果期望的总分为(46.81±6.81),干预后结果期望的总分为(51.50±5.56),P<0.01,显示干预前后结果期望的总分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前自我效能期望的总分为(42.94±6.83),干预后自我效能期望的总分为(49.40±6.36),P<0.01,显示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期望的总分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5)干预前分娩自我效能感的总分在不同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下进行分析显示,除了年龄、婆媳关系之外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分娩自我效能感的总分在不同的一般人口学特征下进行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分娩自我效能感的总分在不同的产科学特征下进行分析显示,除了分娩过程中的应对技术之外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分娩自我效能感的总分在不同的产科学特征下进行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孕妇产前抑郁普遍存在,必须引起社会的重视。
  (2)孕妇教室可以有效降低孕妇的产前抑郁患病率。
  (3)孕妇教室可以有效提高孕妇的分娩自我效能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