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朴趾源与中朝文化交流研究
【6h】

朴趾源与中朝文化交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1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朴趾源出使清朝及与清代文人交流

2.1 出使清朝前朴趾源生平

2.2 出使清朝后的朴趾源生平

2.3 朴趾源与清朝文人的交流

第三章 朴趾源对中国文化的吸收

3.1 朴趾源对中国文学的吸收与发扬

3.2朴趾源对中国哲学和自然观的批判与接受

3.3朴趾源对清朝经济的学习和反思

第四章 朴趾源的实学思想和北学思想

4.1朴趾源的实学思想

4.2朴趾源的北学思想

4.3朴趾源倡导实学和北学思想与朝鲜对清观变化的关系

第五章 朴趾源及《热河日记》在两国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5.1《热河日记》——清朝与朝鲜文化交流的见证

5.2朴趾源对中朝文化交流的推动

结论

后记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18世纪,朝鲜王朝与清朝在物质、文学、西学等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对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成为古代中朝文化交流的重要阶段。朝鲜王朝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朴趾源,作为朝鲜王朝的使臣曾多次出访清朝,与清朝的统治阶层、文人学者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交流,并对清朝社会面貌进行的较为广阔的观察。在与清朝文人、学者的思想碰撞中,朴趾源形成了北学思想,将清朝之学东渐朝鲜,也让清朝的文人、学者见识了朝鲜王朝的思想、文化、学术的丰富与深厚。同时,他将出使清朝的过程中和返回朝鲜的旅途中所见所闻写成了著名的游记《热河日记》,其他作品汇集组成了《燕岩集》,成为考察中韩文化交流的重要史料。可以说,朴趾源的个人经历正是18世纪朝鲜王朝与清朝文化交流历史的缩影,朴趾源不仅是这段历史的经历者,也是这段历史的推动者和见证者。因此,笔者选择研究朴趾源与中朝文化交流的关系,通过对朴趾源个人的人生经历、著作作品、历史担当的考察,从历史的个案研究入手来窥探在当时的国家关系、社会思潮等时代背景下朝鲜王朝与清朝文化交流历史的基本情况。
  没有得到认可和广泛传播。朴趾源的出仕也十分短暂,几经周折,在任上做了许多实事,但终究敌不过现实的残酷,最终,朴趾源选择了再次辞官归隐。朴趾源在清朝的重要活动就是与诸多文人进行了友好交流,他们主要从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交换了不同的意见和看法。
  第三章,朴趾源对中国文化的吸收,这是本文的重点章节。首先是对中国文学的吸收和发扬,以朴趾源的几部主要作品《两班传》、《虎叱》、《许生传》等为例进行具体细节的论述。朴趾源在吸收清朝文学思潮的同时,也创造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汉文小说。朴趾源对中国哲学和自然观的批判十分入理,对程朱理学的无情批判,对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接受和传播。同时,他还开展对清朝经济方面的学习和反思,特别是农业技术的学习,先进农业工具的推广应用,对农业制度的反思。
  第四章,主要是介绍朴趾源的实学思想和北学思想。首先,朴趾源的实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等方面。朴趾源倡导北学和他的实学思想促进了朝鲜国内对清朝的重新再认识,从而使朝鲜对清朝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北学思想来源于出使中国的经历,而实学则是经世致用之学,从根本来讲,北学思想是实学思想的内容之一。朴趾源是北学思想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他在出使清朝的过程中从高度发达的中国文明中学到诸多有意义的内容,希望通过北学,对朝鲜社会加以改造,促进国内经济发展。北学思想带动了燕行使的出使,也促进了国内对于清朝认识的加深。
  第五章,朴趾源及其《热河日记》在两国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这一章节是比较薄弱的章节,鉴于史料和个人能力的原因,阐述的问题并不十分清晰。以《热河日记》为主,研究中朝两国的文化交流。《热河日记》不仅仅是一部游记,也是一本对中朝两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制度的汇总。它的问世,给人们展现了大一统的中国形象,也体现了朴趾源在中朝两国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部分的结论是对全文的总结性思考,朴趾源是中朝文化交流中杰出的代表,他深受中国汉文化的影响,并在中国汉文化的影响下,产生了他较为独特的北学思想,也在朝鲜国内引起了“北学中国”的思潮。他出使清朝期间写出了《热河日记》,而《热河日记》中所展现的清朝大一统形象,对于中朝两国文化交流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