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江苏省异性性传播HIV人群感染方式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6h】

江苏省异性性传播HIV人群感染方式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研究背景与目的: 近年来中国超过60%新报告HIV感染病例中是经异性性传播途径所造成,异性性传播已成为中国HIV/ADS流行传播的最主要传播模式。异性性传播途径作为HIV/AIDS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扩散的重要桥梁,势必造成其流行态势更加严峻。深入了解异性性传播人群感染方式的构成及其分布特征,是采取有效措施遏制HIV经异性性接触途径感染和传播的关键措施,同时运用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手段了解在该人群中流行的HIV-1毒株亚型及其分布特征,可以更好地掌握HIV在该人群的传播规律及其流行趋势,以期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异性性传播人群预防干预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为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中报告为经异性性传播途径感染病例,于2017年5-8月在江苏省内参加常规CD4细胞检测随访队列中的328例HIV/AIDS患者,知情同意后,采用横断面回顾性调查方法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既往高危行为暴露史、异性性传播HIV感染方式(婚内传播、非婚非商业性传播和商业性传播)等,通过分析问卷资料,了解异性性传播HIV人群感染方式构成及其分布特征。 2.收集上述调查对象全血样本,分离血浆和血细胞后通过HIV-1病毒核酸提取、PCR扩增和测序gag和env基因序列片段,开展HIV-1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利用Mega7.0软件将参考毒株序列与成功扩增样本序列比对,采用邻位对接法构建系统进化树对HIV-1进行基因亚型分型,了解异性性传播人群中流行的HIV-1毒株亚型,结合横断面调查资料进一步分析各亚型在异性性传播人群的分布特征。 3.统计学分析:将问卷调查资料和实验室分析数据整理后建立Excel数据库,利用SPSS20.0或SAS9.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变量类型选用不同统计描述方法,对异性性传播HIV人群的感染方式及其流行的HIV-1毒株亚型构成分布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利用无序多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广义多项logit模型拟合,进一步分析异性传播人群不同感染方式的关联因素,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结果: 1.招募的328例调查对象中,排除了非异性性传播途径感染HIV病例后,最终有301例(91.8%,301/328)被纳入研究,其中以男性居多,占71.4%(215/301),男女性别比为2.5∶1;年龄最小18岁,最大76岁,中位年龄42岁;婚姻状况以在婚为主,占59.4%(179/301);有84.4%(254/301)调查对象是本地户籍人口;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48.8%(147/301);月收入水平在3000元以下者较多,占66.4%(200/301);有全职工作的占46.2%(137/301),农民或民工占13.6%(41/301),退休或无业者占24.9%(75/301)。 2.301名异性性传播HIV病例中,自报为婚内传播者占22.9%(69/301);非婚非商业性传播者占28.6%(86/301);商业性传播者占48.5%(146/301),并且不同感染方式在不同性别、户籍地、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工作情况、月收入水平以及异性性伴数之间的构成分布也不尽相同(P<0.05)。 3.无序多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婚内传播者,男性(OR=3.86,95%CI:1.28-11.59)、未婚或离异(OR=10.14,95%CI:2.29-35.19)和异性性伴数在2人及以上者(OR=7.17,95%CI:1.86-27.60)非婚非商业性性传播较多,月收入水平在1000元以下者(OR=0.03,95%CI:0.00-0.62)非婚非商业性传播较少;男性(OR=33.89,95%CI:11.34-133.37)、农民或民工(OR=8.75,95%CI:1.37-55.76)、退休或无业(OR=6.06,95%CI:1.22-30.09)和异性性伴数在2人及以上者(OR=58.48,95%CI:14.75-231.78)商业性性传播较多。 4.最终共有262(87.0%,262/301)份样本被扩增成功并完成基因序列测定,CRF01_AE、CRF07_BC、B和CRF08_BC是异性性传播人群中流行主要的HIV-1毒株亚型,所占比例分别为45.4%(119/262)、21.4%(56/262)、12.6%(33/262)和11.1%(29/262),其次分别为CRF68_01B(2.7%,7/262)、C亚型(1.9%,5/262)、CRF02_AG(0.4%,1/262)、CRF55_01B(0.4%,1/262)以及A6亚亚型(0.4%,1/262),此外还有3.8%(10/262)未确定的URFs病毒株。 5.HIV-1亚型毒株在不同性别、HIV-1阳性确诊时间、职业以及调查地区间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人群中CRF07_BC亚型具有较高流行率。2008年之前确诊病例中,B亚型是最主要的流行毒株,占33.3%。2012年之后,CRF01_AE成为最主要的流行毒株,占52.0%。随着时间推移,B亚型和CRF08_BC流行率逐渐下降,而CRF01_AE流行率却逐渐上升。在不同职业中,农民或民工中B和CRF08_BC亚型较多,CRF01_AE相对较少。在不同调查地区,苏南地区以CRF01_AE、B和CRF08_BC亚型流行为主,约占80%,而苏中和苏北地区约有70%感染的是CRF01_AE和CRF07_BC两种毒株亚型。 研究结论: 1.非婚异性性接触途径感染HIV是目前江苏省艾滋病经异性性传播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并且以商业异性性传播为主。 2.在不同特征的异性性传播HIV人群中,其感染方式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提示相关部门制定和实施符合当地疫情特点的,有针对性的预防防控策略和措施尤为必要。 3.江苏省异性性传播人群中流行的HIV-1亚型复杂且多样,流行重组型毒株也越来越多,不同特征人群中毒株亚型的分布也存在一定差异,多种亚型毒株在该人群广泛流行提示HIV-1各毒株亚型经异性性接触途径后混合重组地更加迅速,基因亚型多样性增加。为控制新的重组型毒株产生和流行,应继续加强HIV-1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工作,掌握HIV-1基因变异重组情况及其流行动态趋势,以更好地为制定相关预防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