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沿海滩涂地带盐碱地治理开发业务的商业模式初探
【6h】

我国沿海滩涂地带盐碱地治理开发业务的商业模式初探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 选题依据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意义

1.2 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与研究目标

1.3 文献综述

1.3.1 盐碱地开发文献综述

1.3.2 沿海滩涂开发文献综述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整体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分析

2.1 商业模式理论

2.1.1 商业模式的概念

2.1.2 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2.1.3 构建商业模式的基本任务和过程

2.2 商业生态系统理论

2.2.1 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

2.2.2 商业生态系统的构成

2.2.3 商业生态系统的建立

2.3 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有关理论

2.3.1 区位经济原理

2.3.2 成本效益原理

2.3.3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论

第三章 沿海滩涂地带盐碱地开发的现有模式分析

3.1 按利用方式分类

3.1.1 盐田开发模式

3.1.2 农业开发模式

3.1.3 水产养殖模式

3.1.4 林网建设模式

3.1.5 鱼塘—台地生态综合利用模式

3.1.6 旅游休闲和商业开发模式

3.1.7 港口与工业建设模式

3.2 按投资主体分类

3.2.1 政府投资主导模式

3.2.2 市场投资主导模式

3.2.3 财政资金参股模式

3.3 现有的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

3.3.1 缺乏综合管理和整体战略

3.3.2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3.3.4 资金投入不足、有效投入机制缺乏

3.3.5 科技投入不足、开发利用程度低

第四章 沿海滩涂地带盐碱地治理开发业务的商业模式探讨

4.1 顾客价值主张探讨

4.1.1 顾客价值主张的概念和具体要素

4.1.2 沿海滩涂地带盐碱地治理开发业务的顾客价值主张探讨

4.2 顾客问题解决方案探讨

4.2.1 顾客问题解决方案的概念和具体要素

4.2.2 沿海滩涂地带盐碱地治理开发业务的顾客问题解决方案探讨

4.3 盈利模式探讨

4.3.1 盈利模式的概念和具体要素

4.3.2 沿海滩涂地带盐碱地治理开发业务的盈利模式探讨

4.4 合作网络探讨

4.4.1 合作网络的概念和具体要素

4.4.2 沿海滩涂地带盐碱地治理开发业务的合作网络探讨

第五章 案例分析与相关策略研究

5.1 有关的案例分析

5.1.1 案例简介

5.1.2 特点及成功因素分析

5.1.3 借鉴与启示

5.2 针对所设计的商业模式探讨有关推进实施策略

5.2.1 区位分析

5.2.2 项目定位

5.2.4 具体措施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我国沿海滩涂资源丰富、位置优越、生物种类繁多,综合发展潜力巨大,为沿海地区扩展发展空间提供了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然而由于海潮侵渍、围垦造田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作用,我国沿海滩涂多以盐碱地的形式存在,因此绝大部分的沿海滩涂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在我国当前土地资源供给严重紧缺的情况下,对沿海滩涂地带的盐碱地进行治理和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目前,本单位海洋院已取得盐碱地快速改良的技术突破,需要利用这一技术先发优势开展滩涂盐碱地开发业务,而如何优化运营、提高业绩并形成可复制模式,则需要系统思考这一业务的商业模式和相关的实施措施。
  本文依托本单位所掌握的盐碱地改良技术,探索沿海滩涂地带盐碱地治理开发业务的商业模式。首先结合国内外已有的关于滩涂开发和盐碱地开发的文献,对当前已有的开发模式进行归纳和分析,列举出其在管理、环保、投融资、开发方式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商业模式理论的三大构成,对盐碱地治理开发业务的顾客定位与顾客价值主张、顾客问题解决方案、盈利模式以及合作网络进行探讨,确定了“土壤修复+生态农业开发”的商业模式。并借鉴相关案例,针对所设计的商业模式确定后续开发的具体实施策略,在治理取得成效的土地上建设生态农业园区,在园区内按照农业生产、农业旅游、农产品三条主线规划具体项目,形成立体循环农业经济,打造滨海地区高端农业品牌。本文对于我国沿海滩涂地带盐碱地治理开发业务的商业模式的构建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