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生物阻抗水肿检测的血透、心衰病人远程监护及服务平台
【6h】

基于生物阻抗水肿检测的血透、心衰病人远程监护及服务平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国内外心衰、终末期肾脏病现状

1.1.1 国内外心衰流行病现状

1.1.2 国内外终末肾脏病流行病现状

1.2 血透、心衰病人临床检测方法

1.2.1 血透病人的临床检测方法

1.2.2 心衰病人的临床检测方法

1.3 水肿诊断的研究现状

1.3.1 水肿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1.3.2 水肿诊断的应用现状

1.4 生物阻抗技术的研究现状

1.4.1 生物阻抗测量技术原理

1.4.2 生物阻抗技术的应用现状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血透、心衰病人远程监护及服务平台的研发设计

2.1 血透、心衰病人远程监护及服务平台构建背景

2.1.1 血透、心衰病人远程监护及服务平台的社会需求

2.1.2 血透、心衰病人远程监护及服务平台的临床需求

2.1.3 血透、心衰病人远程监护及服务平台的市场需求

2.1.4 血透、心衰病人远程监护及服务平台的科研需求

2.2 血透、心衰病人远程监护及服务平台设计

2.2.1 血透、心衰病人远程监护及服务平台框架

2.2.2 生物阻抗水肿检测系统的功能

2.2.3 医患交流平台的功能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生物阻抗水肿检测系统的研制

3.1 生物阻抗水肿检测体统框架设计

3.2 硬件电路设计

3.2.1 微处理器模块

3.2.2 DDS电流激励模块

3.2.3 信号处理模块

3.2.4 幅相信号检测模块

3.3 软件系统的设计

3.3.1 DDS电源驱动

3.3.2 系统校准

3.3.3 蓝牙通信

3.4 生物阻抗水肿检测系统客户端程序设计

3.4.1 客户端整体架构

3.4.2 蓝牙4.0设备扫描模块

3.4.3 阻抗测量水肿监护模块

3.4.4 文件上传模块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SSH架构的医患交流平台的研发设计

4.1 SSH架构平台

4.1.1 Struts框架的应用

4.1.2 Spring框架的应用

4.1.3 Hibernate框架的应用

4.2 医患交孝茛平台的设计

4.2.1 平台登录模块

4.2.2 用户信息管理模块

4.2.3 医患交流模块

4.3 云服务器的开发

4.3.1 项目部署

4.3.2 生理参数大数据模型的构建及实际应用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物阻抗信息采集和数据处理

5.1 实验原理

5.2 实验方法

5.2.1 电极方式与测量位置选择

5.2.2 实验过程

5.3 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

5.3.1 实验对象及数据采集

5.3.2 血透过程患者生物阻抗值的变化

5.3.3 生物阻抗变化率与脱水量的关系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1.1 血透、心衰病人远程监护及服务平台的构建

6.1.2 血透、心衰病人病情评估指标的研究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水肿是指人体组织间隙的体液潴留导致组织器官浮肿的现象,它是全身气化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通常预示着疾病(如心衰、肾衰)的产生。生物阻抗测量技术由于安全无创、测量准确、信息丰富的特点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将生物阻抗测量技术与水肿检测相结合,检测血透、心衰患者临床治疗时水肿部位的生物阻抗变化,对于血透、心衰临床病人健康状况的实时监护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论文基于生物阻抗测量与水肿检测技术研发了血透、心衰病人远程监护及服务平台。平台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生物阻抗水肿检测系统和医患交流平台。生物阻抗水肿检测系统由硬件电路、软件系统和水肿监护客户端组成。其中硬件电路分为无线通信、微处理器、幅相信号检测、DDS电流激励模块、幅相信号处理五个模块。采用测量电极输入DDS激励电流,幅相检测模块对用户局部生物阻抗进行多频测量。测量信号经过幅相信号处理模块,最终由无线通信模块传送至Android客户端进行实时显示。医患交流平台部署在阿里云服务器上,包含平台登录、用户信息管理和医患交流三个模块。专家依据用户上传信息构建患者的生理参数大数据模型,用户根据专家提出的指导建议进行恢复治疗。
  论文利用生物阻抗水肿检测系统对30名血透、心衰临床病人进行下肢组织阻抗测量,并记录相关阻抗信息。以脱水量表征水肿程度,阻抗幅值变化率表示生物阻抗的变化。通过研究被测组织水肿程度与生物阻抗变化之间的关系,探寻血透、心衰患者的临床监护指标。
  实验结果表明:生物阻抗测量的幅度值随着水肿程度的降低而增大。当水肿程度为严重、一般和轻微时,对应阻抗幅值变化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这个结果可以初步作为血透、心衰病人临床治疗的评估指标。实验研究成果不仅在血透、心衰患者临床实时监护和有效预后方面拥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对于普通用户运动时身体状况的监控和老年群体健康状况的监护也有着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