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单颗粒示踪法内循环流化床颗粒混合的研究
【6h】

基于单颗粒示踪法内循环流化床颗粒混合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内循环流化床

1.2.1 内循环流化床简介

1.2.2 内循环流化床的应用

1.2.3 内循环流化床气固流动特性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内循环流化床冷态实验系统

2.1 实验装置介绍

2.2 实验装置辅助系统及实验物料

2.2.1 供风系统

2.2.2 压力采集系统

2.2.3 实验物料参数

2.3 实验方法

2.3.1 荧光示踪法

2.3.2 图像处理法

2.3.3 实验不确定性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颗粒运动特性

3.1 引言

3.2 实验工况

3.3 颗粒运动轨迹

3.4 颗粒速度矢量分布图

3.5 颗粒速度统计分布

3.6 颗粒停留时间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内循环流率结果及分析

4.1 引言

4.2 实验工况

4.3 内循环流率实验结果

4.3.1 循环口差压对循环流率的影响

4.3.2 流化风速对循环流率的影响

4.3.3 静止床高对循环流率的影响

4.3.4 床料粒径对循环流率的影响

4.3.5 循环口尺寸对循环流率的影响

4.4 停留时间对循环流率的影响

4.5 内循环流率拟合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内循环流化床流体动力学模型

5.1 引言

5.2 颗粒流态化

5.3 流体动力学模型

5.3.1 质量和压力平衡方程

5.3.2 压降的计算

5.3.3 床层高度的确定

5.4 模型的验证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6.1 全文总结

6.2 本文研究不足及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内循环流化床(Intemally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ICFB)由两个相互连通、处于不同流化风速的流化床构成,两床被设置有循环口的隔板或中心管分开,床料通过隔板或中心管上的循环口以及床层上方区域在两床间形成规则的内循环。内循环流化床除了具备一般流化床传热传质快等优点,还能够有效组织和控制颗粒在床内的宏观运动以及不同区域的停留时间,从而能够对反应进行分级控制。内循环流化床因其内部特殊的流动结构以及突出的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工业应用。
  颗粒混合关系到床内热量的分布以及气固反应的效果,是流态化基础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内循环流化床而言,颗粒混合包括两方面:某一侧床内存在横向和纵向的颗粒混合;两侧床之间还存在着宏观的颗粒混合,即内循环。本文采用荧光大颗粒示踪和图像处理法,跟踪床内示踪颗粒的运动,分析包括颗粒运动轨迹、速度分布场、速度统计分布以及停留时间和循环时间等运动特征,定性地揭示内循环床内颗粒混合特性。当高速床流化风速高于4倍初始流化风速时,低速床中存在明显的死区,主要在靠近隔板区域以及循环口以下区域。颗粒的速度分布概率受流化风速的影响较大,且颗粒横向和纵向速度分布概率的特征显著不同。颗粒速度在低速床中主要集中在0~0.2m/s,而高速床在0~0.8m/s区间分布。低速床中,颗粒纵向速度超过50%分布在负值区域,表现出向下运动的特征。
  颗粒内循环流率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反应器内传热、传质以及反应效率,因而针对它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本文直接跟踪和估算循环口处颗粒流率,为了便于测算,实验在循环口处设置40mm导流方管。实验考察了循环口尺寸、床料粒径等设计参数以及低速床流化风速、高速床流化风速、静止床高等操作参数对于循环流率的影响,还提出了循环流率与各个参数的预测关联式。研究发现,循环口处压差是颗粒从低速床向高速床流动的主要驱动力。静止床高、流化风速以及孔口面积的增加都有利于颗粒内循环流率的增加,循环流率主要在10~60Kg·m-2·s-1区间变化。而床料粒径增加(A、B和D类颗粒),循环口处流动的阻力增加,不利于孔口处颗粒流动。
  另外,本文还在给定床体几何尺寸、床料特性等设计参数和床料量、两床的流化风速等操作参数的情况下,建立颗粒内循环流动流体动力学模型,计算内循环流率。与已有实验数据进行比较,验证模型有效性。最后,利用该模型研究各个参数变化对内循环的影响,给出了流化风速和床料量等参数的操作范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