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脑磁图的抑郁症功能连接网络的动态特性研究
【6h】

基于脑磁图的抑郁症功能连接网络的动态特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效能连接和功能连接方法

1.2.2 动态功能连接

1.2.3 探索动态功能连接的内在特性

1.3 本文的工作创新和贡献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小波变换的基本理论与其动态功能连接的分析应用

2.1 小波变换概述

2.2 连续小波变换的定义

2.3 基于小波变换的信号动态特性测量

2.3.1 量图

2.3.2 互量图

2.3.3 一致性

2.3.4 相位同步

2.4 仿真实验

2.4.1 量图

2.4.2 互量图

2.4.3 一致性

2.4.4 相位同步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负性刺激下抑郁症患者杏仁核动态功能连接偏侧化研究

3.1 引言

3.1.1 杏仁核偏侧化假设

3.1.2 杏仁核偏侧化研究成果

3.2 研究目的

3.3 研究对象

3.4 实验刺激材料及实验流程

3.5 实验数据采集

3.6 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3.6.1 数据预处理

3.6.2 感兴趣脑区的选择及信号提取

3.6.3 基于小波变换的动态功能连接的测量及统计分析

3.7 实验结果与讨论

3.7.1 小波一致性

3.7.2 相位同步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聚类分析的动态功能连接的初步探讨

4.1 引言

4.1.1 大脑中的微状态

4.1.2 脑功能网络动态特性及其功能态的研究

4.2 聚类分析

4.2.1 聚类分析简介

4.2.2 高维数据聚类算法

4.2.3 聚类数的估计方法

4.3 仿真实验

4.3.1 生成模拟数据

4.3.2 估算聚类个数

4.3.3 SP K-means聚类

4.4 基于聚类的抑郁症情绪处理模式的研究

4.4.1 实验假设

4.4.2 实验方法

4.4.3 结果分析与讨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图论的抑郁症脑功能网络分析

5.1 脑网络

5.2 图论的基本概念

5.3 脑功能网络拓扑特性与脑疾病

5.4 基于图论的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处理功能网络的拓扑分析

5.4.1 实验假设

5.4.2 实验方法

5.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