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狼疮静颗粒对自发性狼疮小鼠部分粘附分子和细胞因子影响
【6h】

狼疮静颗粒对自发性狼疮小鼠部分粘附分子和细胞因子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狼疮模型的选取

第二部分前期研究

第三部分后期研究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在校期间参加学术会议及发表论文、撰写书籍情况

致谢

综述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中医药研究新进展

论文独创性声明及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在前期临床及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形态学方法和免疫学方法,观察狼疮静颗粒(LCG)对自发性狼疮小鼠肾组织中ICAM-1和血清中TNF-α、IL-2、E-选择素和P-选择素等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性,从而了解该方对SLE的免疫调节作用及治疗机制。 方法:(1)将NZB/NZWF1狼疮模型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狼疮方小剂量组、狼疮方中剂量组、狼疮方大剂量组、中西药结合组(LCG+Pred)和强的松组(Pred)灌胃给药20d。采用免疫组化ABC(卵白素-生物素-辣根过氧化酶复合物)法,观测小鼠肾组织中ICAM-1的表达。 (2)将NZB/NZWF1狼疮模型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中药小剂量组、中药大剂量组和西药强的松组,灌胃给药54d。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TNF-α、IL-2、E-选择素及P-选择素的含量。 结果:(1)阴性对照组NZB/WF1雄性小鼠ICAM-1在肾小球毛细血管袢、肾间质及动脉壁上可见少量分布,系膜区和肾小管未见ICAM-1表达。模型对照组小鼠在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上可见有大量的ICAM-1沉积,系膜区也可见沉积。各治疗组在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上有不同程度的分布,但分布的范围有所减少。除狼疮静小剂量组外,各给药组均能明显抑制ICAM-1着色面积和相对着色面积的升高(P<0.001)。 (2)中药狼疮静颗粒可上调TNF-α水平(P<0.05),降低血清中IL-2浓度水平(P<0.01)。但未观察到其对E-选择素和P-选择素有明显的影响(P>0.05)。 结论:(1)除狼疮静小剂量组外,各给药组均能明显抑制ICAM-l的表达,狼疮静大剂量组的抑制作用优于狼疮静小剂量组(P<0.05),存在量效依存关系;中西药结合组优于狼疮静中剂量组(P<0.01)。在临床用药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结合前期实验研究、临床观察及本实验结果,推测中药狼疮静颗粒可降低Th细胞表面的趋化因子的表达,减少T淋巴细胞向炎症部位的转移和浸润,从而降低了炎症反应,产生类激素样作用和双向免疫调节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