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纳米粒子增强X射线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6h】

纳米粒子增强X射线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相关背景:
  肝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预后极差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及生命。手术切除一直被认为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但大多数肝癌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仅有10%~30%的患者具有外科手术的指征。患者手术后5年生存率为31%~56%,死亡率约为5%。对于不能手术肝癌的治疗手段包括无水酒精注射,TACE和射频消融术等,虽然这些手段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但其作用相当有限,并未被大宗随机对照研究证实。随着放射治疗设备及放射治疗技术的迅速发展,放射治疗已逐渐成为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据统计约70%的肿瘤患者在治疗的不同时期需要进行放射治疗。但在临床上,由于肿瘤周围重要器官对放射线的耐受量低,限制了使用高剂量的放射线治疗肿瘤,已成为临床癌症放射治疗的最大瓶颈。为此,临床医生一直致力于寻找能够对放射治疗效果起到增强的药物。
  近几年来,纳米科技和生物技术迅速成为21世纪的前沿科学技术。纳米科技预计也将导致人类未来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当前发达国家已经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这个研究领域。当粒子尺寸进入纳米量级时,纳米尺度的颗粒能引起特殊的尺寸效应,例如量子效应、巨大的表面效应以及界面效应等等,这导致许多奇异的物理或化学性质。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纳米生物技术与医学相结合,促进了临床医疗诊断技术及治疗水平的大幅度改革。近几年在纳米相关的药物载体、治疗与诊断技术、生物相容性材料、天然纳米生物材料、纳米中药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尤其纳米技术在肿瘤的诊断、治疗方面越来越发挥出其特殊的作用。
  总之,研究纳米颗粒对放射线治疗的作用在理论上有着独特的开创性,并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纳米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药学、毒理学、临床检测和治疗等领域。我们选择具有医学应用前景和研究意义的纳米颗粒为切入点,探讨它们对放射治疗的影响,寻找能够增强放射疗效的颗粒,进行实验验证,并进一步研究它们进入肿瘤细胞后对放射线作用的机制,揭示在纳米尺度下可能带来的放射生物学上的效应。
  方法:
  1、不同纳米颗粒与肿瘤细胞的共孵育。于48小时检测细胞对纳米颗粒的吞噬量。采用透射电镜检测纳米颗粒进入细胞的情况。
  2、选用MTT法、克隆形成法检测纳米颗粒增强X射线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放射剂量选为0Gy、2Gy、4Gy、6Gy。
  3、纳米颗粒增强X射线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检测(放射剂量为6Gy)细胞凋亡的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检测:包括流式细胞技术;Western Blot法检测受试样品caspase-3、bax、bcl-2蛋白的表达。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谷胱甘肽(Total GSH)测定结果:
  1.纳米银及纳米金颗粒对人肝癌细胞HepG2的增殖抑制作用具有量效关系。
  2.纳米银及纳米金颗粒对HepG2细胞具有凋亡诱导作用。
  3.纳米银及纳米金颗粒显著增强HepG2细胞的放射敏感性,提示纳米银及纳米金颗粒在肝癌的放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4.纳米银及纳米金颗粒能增强放射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提示这种增强作用可能是其放射增敏机制之一。
  5.纳米银及纳米金颗粒可上调HepG2细胞bax及caspase-3表达,降低bcl-2,增加bax/bcl-2比例,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活化caspase-3,最终诱导细胞凋亡。提示这可能是纳米银及纳米金颗粒能增强放射诱导的HepG2细胞凋亡的机制之一。
  6.纳米银及纳米金颗粒可使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谷胱甘肽(Total GSH)均有明显减少,提示纳米银及纳米金颗粒加入肝癌细胞后引起ROS产生过多,从而耗竭CAT、SOD、GSH可能是其放射增敏机制之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