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面向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公交线网规划方法
【6h】

面向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公交线网规划方法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与背景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思路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战略分析

2.1 我国城市交通汽车化发展趋势

2.2 我国城市交通发展对经济和社会的负面影响

2.3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概况

2.4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

2.4.1 交通投资结构比例不协调

2.4.2 多元化公交系统综合规划问题

2.4.3 公交系统设施资源整合问题

2.4.4 公交市场化改革及政府职能定位等问题

2.5 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意义与实现途径

2.5.1 公交优先发展的内涵

2.5.2 公交优先发展的意义

2.5.3 公交优先发展的实现途径

第三章 基于站点覆盖率分析的公交站距计算与站点布设方法

3.1 概述

3.2 公交站点的间距

3.2.1 站点间距的数学分析方法

3.2.2 方格形公交路网分析方法

3.2.3 实际经验

3.2.4 站点间距小结

3.3 公交站点的基本布设原则

3.4 站点布设的起准边

3.5 公交站点布设原理

第四章 面向公交优先的公交线网规划方法

4.1 站点覆盖区的公交出行需求预测

4.2 站点等级的划分

4.3 站点公交发生图与公交吸引图

4.4 公交线网布设方法

4.4.1 “先主后次、优化成网”

4.4.2 “一路一线直行式”

4.4.3 布设方法适用情况

4.5 公交线网规划案例

4.5.1 现状概述

4.5.2 起准边的确定

4.5.3 公交站点布设

4.5.4 站点等级划分

4.5.5 公交主干线的设定

第五章 公交线网规划对道路网络的要求

5.1 公交站点对道路断面最基本的要求

5.2 公交线网对道路网络设置的实际要求

5.3 站点类型对道路的要求

5.3.1 公交站点的类型

5.3.2 站点类型对道路断面的要求

5.3.3 站点等级与站点类型之匹配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论文主要研究成果总结

6.2 论文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技术进步,交通运输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对保证社会经济及日常生活正常运转发挥着至关重要作用。但由于交通需求的增长速度与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发展不平衡,带来许多交通问题,致使城市交通矛盾日益突出。中国近年汽车化进程速度太快,使得城市政府无法在短时间内做出具有长远战略意义的积极应对行动,交通拥堵、对农田的过度占用、政府投资导致的债务、能源安全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的生活已经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只有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才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方法。本文概述了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历程,指出交通投资结构比例不协调、公交系统综合规划之缺乏、公交系统设施资源整合不到位以及公交体制改革方向不明是目前所遇之瓶颈,提出从政策、管理和技术方面对公交优先进行保障,以达到削减交通总量、缓解城市交通拥挤、提高车辆与道路利用率以及减少能源消耗与交通公害的目的。 目前普遍使用的常规公交线网规划方法采用的是“逐条布设、优化成网”的规划方法,其特点是先设置公交线路再设置途中的公交停靠站,公交站点的地位较为次要,本文从公交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层面将提高公交服务的可达性与可接入性作为保障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手段,明确指出城市公交线网规划应以满足居民公交出行的需求为基础,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道路网络等级结构规划建设等应该适应并服务于城市公交线网的规划和布设,而提供高度可接入性与可达性的公交线网是吸引市民使用公共交通的最基础的因素,公交站点的高度覆盖率是在基础设施规划布局上对公交优先发展的保障。因此,论文重点讨论了基于公交站点间距的公交线网规划方法。 本文针对基于站点覆盖率分析以及面向公交优先的公交线网规划方法进行了以下内容的研究: 1、论文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中对于公交站点覆盖率的规定入手,将数学分析方法和实际经验相结合,得出适合中国城市情况的公交站距范围,提出基于站距的“先主后次,优化成网”公交线网规划方法。文中以站点间距为基础,设置公交站点,根据各站点的覆盖范围预测各站点的公交出行量,并以此排序划分公交站点等级,提出了公交核心线路的概念,重新定义了公交主干线。另有提及“一路一线直线式”方法,作为前者的补充,两种规划方法适用的情况不同,相较于后者适用于棋盘式道路网格局的特点,前者的适用性更加灵活,可以在新建区域或是建成区进行使用,在出现道路改建情况时,则需要资金支持。 2、文中以山东省诸城市的数据为例,从规划起准边的设置、公交站点的布设,到公交站点等级的划分,再到公交主干线的设定,完整的应用了“先主后次,优化成网”规划方法。应用此方法后得到了具有高度可达性与可接入性的公交线网,其评价指标完全满足《规范》中的要求。 3、基于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道路网络等级结构规划建设等应该适应并服务于城市公交线网的规划和布设的思想,以及对站距分析的延伸,论文对道路断面型式提出了要求,包括公交站点对道路断面最基本的要求,即必须能够通行公交车辆,并给道路网络配置提供了参考,利用站点等级的划分,将站点等级与站点类型进行了尝试性的匹配,得到了各级别站点适合的站点类型,并对相应的道路断面型式提出了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