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形态的景观建构——以绍兴绿心城市景观塑造为例
【6h】

城市形态的景观建构——以绍兴绿心城市景观塑造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东南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和东南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附框架图

绪论:

一 缘起、背景与意义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城市形态、城市设计与城市景观的关系

第一节景观与城市景观

1.概念的简释

2.城市景观的文化特性

第二节城市景观与城市形态

第三节城市设计——城市景观形成的途径

1.关系

2.城市设计的时空特征与基本原则

注释

第二章城市形态的景观渊源

第一节中西方不同的景观观念

1.与自然相融合的景观观念

2.与自然相对立的景观观念

第二节我国城市景观空间的现状与问题

1.大拆大建——城市积极外部空间的丧失

2.城市建筑的表象

3.“城市美化”的误区

注释

第三章城市形态的景观层次

第一节城市的结构形态

1.“自上而下”力的作用

2.“自下而上”力的作用

第二节城市建筑群体景观

1.形态构成

2.建筑群体轮廓线

3.城市建筑群体景观的时空特征

第三节线性景观空间

1.街景

2.步行道

3.城市的绿道、蓝道

第四节“点”的城市景观形态

1.城市广场

2.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景观建筑

注释

第四章整合——建立格局清晰的城市景观秩序

第一节整合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整合的思路

1.空间结构层次的把握

2.线性景观空间的感知

3.“点”重要景观意义

第三节整合的观念

1.文化的观念

2.生态的观念

第四节整合的原则

1.整体网络化

2.处理好承前与启后的关系

3.注重“线”的景观功能

4.注重景观体验的情感序列

注释

第五章实践——绍兴绿心城市景观塑造

第一节背景与面临问题

1.背景

2.面临问题

第二节契机与优势——理想的结构形态

第三节功能定位基础上的景观设计目标

1.“形疏神散”空间景观形象

2.包孕青山秀水的景观“神脉”

3.生态园林城市

第四节绿心景观系统的构筑

1.景观群——面状景观

2.景观轴——线状景观

3.景观核——点状景观

注释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硕士研究研究生学习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该文以实践为契机,通过城市形态理论的学习,以城市形态、城市设计理论为基础,运用整体、地区、文化等观念来认识、研究城市景观.一方面强调城市景观的整体性、动态性;另一方面方面强调其层次性,同时结合实践运用城市设计手段对城市景观秩序进行整体塑造.第一章,在相关概念简释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城市形态、城市景观、城市设计的关系,认为景观观念影响城市形态的发展演化;城市形态理论是认识、研究城市景观、城市设计的基础;城市设计在实践层面以塑造理想城市景观为目的;三者密不可分.第二章,论述了城市形态的景观渊源,从历时的维度阐述了城市形态与城市景观的渊源关系,并指出中西方不同的景观观念对城市形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现阶段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景观空间存在的问题指出其根源所在.第三章,观念、文化的差异要求我们应整体认识城市景观.运用城市形态、城市设计理论对城市景观从宏观到微观进行研究.对城市结构形态、建筑群体景观、线性景观空间、点的景观形态的典型要素进行分层次研究,从而获得了整体、明析的认识.这一章是论文重点.第四章,在分层次研究基础上提出整合城市景观秩序的理论基础、思路、观念、原则,特别强调了文化、生态的观念.第五章,通过实践——绍兴绿心城市景观塑造,对具体的操作手段进行有益地尝试.最后,在结语中突出强调了论文重点,突出了在城市景观中观念导向、整体控制、层次性研究的重要性以及研究的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