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以民为本视角下构建和谐社会探析
【6h】

以民为本视角下构建和谐社会探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一、相关概念释义

(一)以民为本

1、以民为本的概念界定

2、以民为本与人本主义的区别

3、以民为本与以人为本的区别

(二)和谐社会

1、和谐社会的内涵界定

2、和谐社会的特征

3、和谐社会的逻辑起点是以民为本,发展前途是共产主义

二、中西以民为本思想演进

(一)中国以民为本思想述评

1、古代君主制以民为本思想

2、近代民主制以民为本思想

3、现代实践性以民为本思想

(二)西方以民为本思想阐释

1、西方抽象性人本主义理论

2、马克思现实性以人为本思想

三、以民为本与和谐社会是现实统一的

(一)以民为本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1、构建和谐社会要依靠民力

2、构建和谐社会要发扬民主

3、构建和谐社会要关心民生

4、构建和谐社会要关注民利

5、构建和谐社会要优化民风

(二)和谐社会为以民为本提供良好环境

1、和谐社会的有序性为人民群众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2、和谐社会的发展性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社会资源

3、和谐社会的公正性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完备的社会保障

4、和谐社会的包容性为人民群众提供了广阔的社会空间

(三)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民为本

四、在以民为本视角下构建和谐社会

(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推进物质文明建设

1、当前不和谐的经济现象

2、改进举措

(二)健全民主法制保障,推进政治文明建设

1、当前不和谐的政治现象

2、改进举措

(三)加强精神文化素养,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1、当前不和谐的精神文化现象

2、改进举措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新的理念和机制,但最基本的就是要坚持以民为本。我们在以民为本的视角下研究当前社会现状与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对于促进我国社会协调发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以民为本是指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主要包括重民、爱民、富民、从民四个方面,它与人本主义和以人为本是有着明显区别的。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和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中国古代、近代及现代的以民为本思想,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潮、马克思的以人为本理念,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以民为本,并在以民为本视角下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以民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有着现实统一、不可分割的关系:以民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又可以为以民为本的落实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民为本。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各方面建设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很多不和谐因素在阻碍和谐社会的实现。要更好更快地构建和谐社会,就要从以民为本出发,做到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推动物质文明建设;健全民主法制保障,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加强精神文化素养,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总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各种需要,解决我国当前的主要矛盾,是加快和谐社会进程的有效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