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忍经》忍文化研究
【6h】

《忍经》忍文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一、《忍经》的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二、中国忍文化的研究现状和文献综述

三、《忍经》忍文化研究的意义、价值、构思和评判

第一章 《忍经》成书缘由新论

第一节《忍经》成书原因初探

一、历史文化角度的解析

二、撰作者吴亮生平角度的解析

第二节 《忍经》“隐姓埋名”的原因探论

一、《忍经》作者本身之原因

二、《忍经》撰作特点之原因

三、学术价值观方面的原因

四、《忍经》和《忍书》之关系

第二章 《忍经》忍文化建构探论

第一节 《忍经》忍文化建构剖析

一、《忍经》忍文化建构的基本思想

二、《忍经》忍文化建构的主次

第二节 官场维度的“忍”之形态

一、宰相之忍的解析

二、同寅之忍的解析

三、上下级之忍的解析

第三节 民间维度的“忍”之形态

一、邻里之忍的解析

二、亲人之忍的解析

第三章 《忍经》文本特征以及与《劝忍百箴》的关系考证.

第一节 《忍经》文本特征

一、《忍经》按条目式结构编排

二、《忍经》汇编的历史观点

三、“忍”的多元解读

四、辩证地阐释“忍”

第二节 《忍经》与《劝忍百箴》的关系考证

第四章 《忍经》忍文化的反思与评判

第一节 《忍经》与中国忍文化关系略论

一、“忍”字的语义分析和中国忍文化的定义

二、《忍经》与中国忍文化的关系

第二节 《忍经》忍文化的哲学思考

一、忍是矛盾的辩证体

二、以忍为美德的价值观

三、忍与“度”的考量

四、忍与“贵柔”哲学

第三节 中国忍文化反思与评判

一、中国忍文化反思

二、中国忍文化对国民性的影响评判

三、中国忍文化的现代意义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中国忍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忍文化以“忍”为中心,包括“忍”的心理机制、“忍”的观念、“忍”的言行等等。中国人崇尚忍并且善于忍。但是目前忍文化还没有被广泛关注,研究比较分散,不成系统,还有很多空间可以继续挖掘。
   《忍经》是一本言“忍”的书,作者元代吴亮,内容包括元朝以前历史书籍当中关于“忍”的名言警句、名人逸事,以及民间谚语等等。《忍经》的出现意义重大,从《忍经》当中可以探寻中国忍文化的发展脉络。因为《忍经》的编排大体是按照朝代顺序,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各朝代“忍”的变迁。《忍经》是中国忍文化到一定阶段的总结,承前启后。虽然《忍经》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目前人们对《忍经》的研究少之又少,只有少数论文偶有提及,更不用说做全面地分析和探讨。
   本文主要围绕《忍经》展开,第一部分深入探讨《忍经》成书的原因以及为何至今“隐姓埋名”。其中,《忍经》出现在元代很关键,这个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下知识分子的命运曲折,“忍”成为一时的选择。第二部分从《忍经》文本出发,分析其内容建构,大致从两个维度论述,一是官场维度,二是民间维度。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的基础上,总结出《忍经》忍文化的五个特征,结合《忍经》全文详加说明。《忍经》的出现影响了另外一本忍学书籍《劝忍百箴》,这两本书的关系将在此部分考证。第四部分则将视野扩大到整个中国忍文化,对忍文化进行反思。
   本论文运用多重方法,在分析“忍”的时候,运用了矛盾的方法、内外因相结合的方法、统计的方法等,进行综合考察。忍文化包含了丰富的心理学、伦理学、哲学、文化学等学科知识。
   中国忍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虽然《忍经》只有173条目,但是却包含了元代以前历史上比较典型的“忍”言“忍”事,具有代表性和重要的文献价值。研究《忍经》的文化内涵,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补充,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弘扬古代优秀文化传统。此外,《忍经》说理接近实际,便于操作,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但是同时,因为“忍具有双面性,所以对于“忍”的负面意义也要进行深刻批判。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