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个不同发育关键期多氯联苯暴露致子代小鼠免疫毒性效应研究
【6h】

三个不同发育关键期多氯联苯暴露致子代小鼠免疫毒性效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多氯联苯(Polycghlorinated biphenyls,简称:PCBs)是一类环境持久性有机有毒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环境介质中。研究发现,PCBs 对生物体内神经系统、肝脏、内分泌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等均具有毒性作用,尤其是对易于受到毒物攻击的免疫系统,毒性作用更强,PCBs 可诱导免疫细胞凋亡,干扰淋巴细胞分化,抑制巨噬细胞活力及机体对抗体的免疫应答等,严重威胁人体健康,已引起广泛关注。幼儿处于机体发育期,对环境污染物毒性敏感,而环境污染物的母体传递效应更增加了幼儿的暴露风险。PCBs 可通过胎盘屏障影响子代的智力发育、胸腺体积、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并且可通过直接暴露致发育机体毒性,但对于PCBs 致发育关键期免疫系统的毒性效应却鲜有报道。PCB153 是一类非共面型多氯联苯,在人体中暴露浓度较高,占到总PCBs含量的32%以上。研究发现, PCB153具有神经毒性和肝脏毒性,并且可从多方面干扰机体的免疫系统。因此,本文采用人体含量较多的非共面型多氯联苯 PCB153 为研究对象,针对妊娠期、哺乳期和青春期三个免疫发育关键期,全面系统的研究PCB153对小鼠不同发育关键期免疫系统的毒性效应,揭示其敏感性差异,为PCBs的健康风险评价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 青春期PCB153暴露致小鼠发育免疫毒性研究:建立青春期小鼠PCB153直接暴露模型,研究PCB153暴露致青春期及成年后小鼠的免疫毒性作用。结果表明PCB153可显著抑制青春期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但该抑制作用无持久性。PCB153可显著降低青春期及成年后雌雄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总数,可显著减低青春期及成年后雌雄小鼠血清中TNF-α、IFN-γ和IL-2水平,升高血清中IL-4和IL-10水平。PCB153可显著降低雌雄小鼠血清中次级抗 KLH-IgM 抗体的含量,降低机体对特异性抗体的响应。此外,PCB153 可显著降低青春期雌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并显著降低青春期及成年后雌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TNF-α、IFN-γ和IL-2分泌量,升高脾脏淋巴细胞IL-4和IL-6分泌量。PCB153可显著抑制成年后小鼠吞噬指数。可见,在实验剂量范围内,PCB153可从多个方面持续干扰青春期和成年后小鼠免疫系统,增加发育期和成年后小鼠患病的可能性。 (2) 妊娠期PCB153暴露致子代小鼠发育免疫毒性效应研究:建立妊娠期母鼠PCB153暴露模型,研究PCB153母代暴露致子代小鼠的免疫毒性效应。结果表明,PCB153可提高青春期雄性小鼠的脾脏指数,而抑制成年后雄性小鼠的脾脏指数,可提高青春期雌雄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小外周血中血小板总数,并提高青春期雄性小鼠的耳肿胀度。PCB153可增加青春期及成年后雌雄小鼠血清中 IL-2、IL-6、IgA、IgG 和 IgE 水平,降低血清中 TNF-α 和 IL-10水平。此外,PCB153可显著提高青春期和成年后雌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及脾脏淋巴细胞TNF-α、IL-2和IL-6分泌量,显著降低脾脏淋巴细胞IL-10分泌量。可见,在实验剂量范围内,妊娠期PCB153暴露可从多个方面干扰发育期小鼠免疫功能,对发育免疫系统具有刺激效应,且具有持续性,可使成年后小鼠机体免疫功能呈现亢进状态,增加子代小鼠成年后患过敏和自发性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 (3) 哺乳期 PCB153 暴露致子代小鼠发育免疫毒性效应研究:建立哺乳期母鼠PCB153暴露模型,研究哺乳期PCB153母代暴露致子代小鼠的免疫毒性效应。结果表明,PCB153可显著提高雌雄小鼠胸腺指数,显著降低子代青春期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数目和淋巴细胞数目。PCB153可显著刺激青春期及成年后子代小鼠血清中IL-2,IL-6,L-10,IgM,IgG和IgE的分泌,能持续干扰TNF-α和IgA的分泌。此外,PCB153可显著提高青春期子代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可显著提高小鼠脾淋巴细胞上清中IL-2、IL-6和IL-10的分泌水平。可见,在实验剂量范围内,哺乳期PCB153暴露可从不同方面干扰子代小鼠免疫系统,对免疫系统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总体上其刺激效果比妊娠期弱,表明妊娠期暴露是多氯联苯致发育免疫毒性的关键时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