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乳液PCR技术在构建ssDNA文库和P16基因甲基化、HBV DNA检测中的初步应用
【6h】

乳液PCR技术在构建ssDNA文库和P16基因甲基化、HBV DNA检测中的初步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乳状液

1.2 乳液PCR

1.2.1 PCR发展史

1.2.2 乳液PCR的建立

1.2.3 乳液PCR的应用

1.2.4 乳液PCR的特性

1.3 适配子筛选中次级文库构建方法

1.3.1 DNA次级文库在适配子筛选中作用

1.3.2 次级文库构建方法

1.3.3 总结

1.4 p16基因甲基化检测

1.4.1 p16基因概述

1.4.2 甲基化检测方法

1.5 乙型肝炎病毒检测

1.5.1 乙肝现状

1.5.2 乙型肝炎病毒检测方法

1.6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

1.6.1 研究目的

1.6.2 研究方法

1.6.3 试验设计

1.6.4 研究意义

第二章 建立和优化乳液不对称PCR高效构建随机ssDNA文库

2.1 实验仪器和材料

2.1.1 实验仪器

2.1.2 实验材料

2.1.3 实验试剂

2.1.4 主要溶液配制

2.2 实验方法

2.2.1 引物和随机ssDNA文库

2.2.2 乳液的制作

2.2.3 乳液不对称PCR

2.2.4 常规不对称PCR

2.2.4 破乳液回收PCR产物

2.2.5 PCR产物纯化回收

2.2.6 磁珠纯化回收ssDNA

2.2.7 变性聚丙烯酰胺胶电泳

2.3 实验结果

2.3.1 乳液颗粒制备

2.3.2 乳液-不对称PCR与常规不对称PCR比较

2.3.3 乳液-不对称PCR优化

2.4 讨论

第三章 乳液单引物PCR构建次级ssDNA文库方法的建立及优化

3.1 实验仪器和材料

3.1.1 实验仪器

3.1.2 实验材料

3.1.3 实验试剂

3.1.4 主要溶液配制

3.2 实验方法

3.2.1 引物和随机ssDNA文库

3.2.2 乳液的制作

3.2.3 乳液PCR

3.2.4 常规单引物PCR

3.2.5 乳液单引物PCR

3.2.6 破乳液回收PCR产物

3.2.7 PCR产物纯化回收

3.2.8 PCR产物分析

3.3 实验结果

3.3.1 乳液PCR扩增随机ssDNA文库

3.3.2 乳液单引物PCR与常规单引物PCR比较

3.3.3 乳液单引物PCR优化

3.4 讨论

第四章 两步乳液PCR的建立及在结直肠癌患者p16基因甲基化检测中的初步应用

4.1 实验仪器和材料

4.1.1 实验仪器

4.1.2 实验材料

4.1.3 实验试剂

4.1.4 主要溶液配制

4.2 实验方法

4.2.1 标准人基因组DNA的CpG甲基转移酶修饰

4.2.2 血清中游离DNA纯化回收

4.2.3 DNA重亚硫酸盐转化及纯化回收

4.2.4 引物设计

4.2.6 琼脂糖电泳

4.2.7 目的条带胶回收纯化

4.2.8 质粒构建及鉴定

4.2.9 两步乳液PCR

4.2.10 乳液PCR和甲基化特异性PCR比较

4.2.12 临床标本检测率的比较

4.2.13 统计学方法

4.3 结果

4.3.1 P16甲基化质粒的测序结果

4.3.2 灵敏度对比较

4.3.3 抗干扰力比较

4.3.4 临床标本检测率的比较

4.4 讨论

第五章 两步乳液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5.1 实验仪器和材料

5.1.1 实验仪器

5.1.2 实验材料

5.1.3 实验试剂

5.1.4 主要溶液配制

5.2 实验方法

5.2.1 标本来源

5.2.2 核酸提取

5.2.3 荧光定量PCR

5.2.4 ELISA检测HBsAg、HBsAb、HBeAg、HBeAb和HBcAb

5.2.5 普通PCR

5.2.6 两步乳液PCR体系

5.2.7 琼脂糖电泳

5.2.8 灵敏度分析

5.2.9 统计学方法

5.3 结果

5.3.1 普通PCR扩增与两步乳液PCR扩增对比

5.3.2 统计分析

5.4 讨论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乳液PCR是单分子PCR技术,通过油相的阻隔,把水相间隔成数目庞大的小水滴,这些小水滴构成了独立的PCR反应空间,最理想的状态下每个小水滴中只含有1个DNA模板,此时小水滴中的PCR反应不会受到竞争干扰。
  乳液PCR的优点是:(1)抗干扰能力强;(2)能消除竞争抑制;(3)高通量和高效率;(4)灵敏度高;(5)绝对定量。
  本课题利用乳液PCR的特点,建立了高效构建次级ssDNA文库的乳液不对称PCR和乳液单引物PCR方法。同时还建立了用于临床检验诊断的高灵敏度的两步乳液PCR法,并用初步应用到结直肠癌患者血清游离P16基因甲基化水平和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核酸的检测中。
  第一部分、建立和优化乳液不对称PCR高效构建随机ssDNA文库
  目的:建立并优化乳液不对称PCR来构建ssDNA次级文库。
  方法:乳液不对称PCR通过乳液颗粒把不同种类的模板隔开形成单分子PCR,每个模板分开扩增互不影响,不会形成非特异性杂交。以ssDNA文库为模板的乳液不对称PCR100μl体系含50mmol/L KCl、10mmol/L Tris-HCl(pH8.6),2.5mmol/L MgCl2、0.5mmol/L dNTP、0.4μmol/L上游引物、0.02μmol/L下游引物、0.04μg/mL模板和0.1U/μL pfu DNA聚合酶。优化实验时,模板浓度优化范围从0.0004μg/mL到40μg/mL,上游引物浓度从0.2μmol/L到1μmol/L,下游引物浓度从0.0025μmol/L到0.02μmol/L。扩增反应条件为94℃变性30s,然后进入35个循环94℃变性40s、60℃退火30s、72℃延伸30s,最后延伸3min。优化循环数从10到50个循环。扩增结束破乳液回收产物,并进行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和银染,对产物进行分析。对破乳液回收产物同时进行纯化回收,并用磁珠分离出ssDNA文库,检测浓度。同时对乳液不对称PCR与常规不对称PCR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常规不对称PCR扩增ssDNA文库,在25个循环即有明显副产物出现,30个循环时出现明显的涂抹带,25个循环后dsDNA产物量随着循环数的增加逐渐减弱,只至消失,后期不对称PCR扩增无模板可用,只有非特异性扩增,只产生非特异性产物。因为25个循环即有明显副产物出现,用磁珠分离的ssDNA文库不纯,因此只分离检测10、15和20个循环时的浓度,分别为0.76,1.43和2.02μg/mL。乳液不对称PCR在从10到50个循环中均无副产物,只有ssDNA条带和dsDNA条带,且dsDNA条带无明显减少,磁珠分离10、15、20、25、30、35、40、45和50循环数的产物浓度分别为0.58、1.22、1.78、2.25、3.21、4.32、6.43、6.71和6.55μg/mL产物量明显多于常规不对称PCR。
  在优化乳液不对称PCR时,首先优化模板浓度。当模板浓度从0.0004μg/mL到0.04μg/mL时产物量随模板浓度增高而增多,再增加模板浓度产物量无明显变化,当模板浓度为4μg/mL时,副产物与产物呈涂抹带,无法分离。模板浓度为0.04~0.4μg/mL时,无肉眼可见副产物,ssDNA产物量也足够多,在模板浓度为0.4μg/mL时,dsDNA浓度明显下降。因此模板浓度在0.04μg/mL到0.4μg/mL范围内均可。
  在优化引物浓度时,不仅优化了上下游引物浓度比,还优化了上下游引物的量。不对称PCR的产物是ssDNA,因此当引物浓度过高时,易与已形成的ssDNA杂交进行非特异性扩增,所以我们首先优化浓度较高的上游引,上游引物浓度从0.2~1μmol/L时,产物量无明显变化,当上游引物浓度为0.6μmol/L时有少量副产物,为1μmol/L时有大量副产物生成。因此上游引物浓度在0.2~0.4μmol/L范围内均可。以0.4μmol/L为上游引物浓度,优化下游引物浓度时,下游引物浓度从0.0025~0.02μmol/L时产物量逐渐上升且无副产物,因此选择下游引物0.02μmol/L为最佳浓度。
  结论:乳液不对称PCR,不需要优化循环数,不会出现常规不对称PCR由过度扩增引起的副产物问题,只需通过简单模板浓度和引物浓度优化,就能得到高质量的ssDNA文库。该法能简单、方便、高效的构建ssDNA文库,用于适配子的筛选对筛选效率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第二部分、乳液单引物PCR构建次级ssDNA文库方法的建立及优化
  目的:建立并优化乳液单引物PCR扩增法构建随机ssDNA文库。
  方法:构建90 bp的随机寡核苷酸文库,运用乳液PCR扩增出双链DNA文库,再以双链DNA文库为模板,分别用乳液单引物PCR和常规单引物PCR扩增构建ssDNA文库,并进行比较。乳液单引物PCR100μl体系含50mmol/LKCl、10mmol/L Tris-HCl(pH8.6),2.5mmol/L MgCl2、0.5mmol/L dNTP、0.75μmol/L上游引物、9pmol/L模板和0.1U/μL pfu DNA聚合酶。优化实验时,模板浓度从1pmol/mL到18pmol/mL,上游引物浓度从0.5到3μmol/L,DNA聚合酶浓度从0.075U/μL到0.175U/μL,dNTP浓度从0.25到1.25mmol/L。反应条件为94℃变性30s,然后进入35个循环94℃变性40s、60℃退火30s、72℃延伸30s,最后延伸3min。优化退火温度时,温度从50℃到70℃。优化循环数从10到35个循环。
  结果:乳液PCR可以高质量的把ssDNA转化成dsDNA。常规单引物PCR扩增构建随机ssDNA文库,发现15个循环时就有明显副产物出现,在20个循环时目的产物和副产物已经融合成涂抹带,无法分离;乳液单引物PCR在10~35个循环均无副产物,且产物量明显高于单引物PCR。作为模板的dsDNA在常规单引物PCR扩增过程中随循环数的增加逐渐减少,到25个循环即消失,而乳液单引物PCR的模板量在10~35个扩增循环中无明显减少。在优化乳液单引物PCR时,首先优化模板浓度,当它从18pmol/mL到1pmol/mL时,产物量迅速下降,到1pmol/mL时产物几乎降到0,模板浓度对产物量影响最大。引物浓度对副产物的影响最大,退火温度同时影响产物与副产物的量。酶浓度大于0.1U/μL出现副产物,dNTP浓度对扩增影响相对较小。
  结论:乳液单引物PCR构建随机ssDNA文库同样不需要优化循环数,无过度扩增产生的副产物。因为乳液单引物PCR模板为ssDNA通过PCR扩增得到dsDNA,模板量足够,而乳液不对称PCR所用的模板为筛选过程中直接洗脱的ssDNA,所以乳液单引物PCR在模板量的选择上更有优势,因此该法也可高效的构建ssDNA文库。
  第三部分、两步乳液PCR的建立及在结直肠癌患者p16基因甲基化检测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建立检测P16基因甲基化的两步乳液PCR方法,并初步应用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P16基因甲基化检测。
  方法:分别构建含甲基化和非甲基化P16基因序列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菌;建立两步乳液PCR方法:(1)油包水乳液PCR:用0.1ml的反应体系(10mmol/L KCl、20mmol/L Tris-HCl(pH8.8)、0.2mmol/LMgSO4、16mmol/L(NH4)2SO4、0.1%TritonX-100、0.5mmol/L dNTP、0.2μmol/L引物、4ul菌液模板和0.1U/μL pfu DNA聚合酶),制备乳液后分装100μl/管,立即进行PCR扩增。反应条件为94℃变性5min,然后进入15个循环94℃变性30s、甲基化为69℃(非甲基化为65℃)退火60s、72℃延伸60s,最后延伸3min。(2)水包油乳液PCR:油包水乳液PCR扩增结束后,14,000rpm离心10min,去上层油相,加入33μl PCR反应体系(10mmol/L KCl、20mmol/L Tris-HCl(pH8.8)、0.2mmol/L MgSO4、16mmol/L(NH4)2SO4、0.1%TritonX-100、0.5mmol/L dNTP、0.4μmol/L引物和0.1U/μLpfu DNA聚合酶),充分震荡混匀,制成水包油乳液颗粒,放入PCR仪按上述扩增条件扩增35个循环。分别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和两步乳液PCR检测含不同浓度的甲基化和非甲基化P16基因序列的菌液,比较两种方法的特点。分别检测36例结直肠癌患者和25健康体检者血清中p16基因的甲基化情况。
  结果:灵敏度实验和干扰实验结果显示,两步法乳液PCR比MSP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强的抗干扰能力。两步法乳液PCR的检测灵敏度是MSP的10倍。在非甲基化基因的干扰下,两步法乳液PCR能在甲基化与非甲基化比例为1∶100的情况下检测出甲基化,而MSP只能在甲基化与非甲基化比例为1∶10的情况下检测出甲基化。在检测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p16基因的甲基化时,两步法乳液PCR的检出率为55.5%,而MSP检出率只有44.4%。
  结论:两步乳液PCR在检测P16基因甲基化时,表现出较高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在临床检测实验中比MSP检出率更高,可应用于临床肿瘤的早期诊断。
  第四部分、两步乳液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目的:建立两步乳液PCR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核酸方法,并初步应用于临床。
  方法:选取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结果<500IU/mL的标本78例,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并选取无扩增曲线的标本。再分别用普通PCR和用两步乳液PCR检测乙肝病毒核酸,并用ELISA检测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
  结果:无扩增曲线的40例中,通过两步乳液PCR有14例(35%)为阳性,而常规PCR都为阴性。40例标本中有27例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同时e抗原阴性,即临床诊断为非活动性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携带者,而这27例中有10例可通过两步乳液PCR检测出乙型肝炎病毒核酸。
  结论:两步乳液PCR体系较荧光定量PCR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能进一步检测定量结果<500 IU/mL的病人血清中是否有乙肝病毒,可作为临床荧光定量PCR的补充检测手段,为临床乙肝的诊疗提供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