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叉式内球笼外滑套温冷复合精锻成形技术及机理研究
【6h】

三叉式内球笼外滑套温冷复合精锻成形技术及机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 论

1.1 引言

1.2 精密锻造成形技术

1.3 温冷复合精密锻造成形技术

1.4 汽车球笼简介

1.5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第二章 三叉式内球笼外滑套参数化温冷复合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

2.1 引言

2.2 参数化温冷复合成形工艺规程

2.3 参数化温冷复合成形工艺模具设计规程

2.4 三叉式内球笼外滑套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三叉式内球笼外滑套温冷复合成形工艺数值分析及优化

3.1 引言

3.2 温冷复合成形工艺数值分析及结果

3.3 基于流线分析的三叉式内球笼外滑套工艺优化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叉式内球笼外滑套模具失效形式及延寿技术

4.1 引言

4.2 锻压过程中的摩擦特性

4.3 模具磨损过程及磨损模型

4.4 模具失效形式及机理

4.5 温成形反挤凸模延寿技术及机理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三叉式内球笼外滑套温冷复合成形工艺实验

5.1 引言

5.2 温冷复合成形工艺实验验证

5.3 成形质量及尺寸精度

5.4 金属流线及显微组织分析

5.5 温成形反挤凸模延寿技术的模具经济性对比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专利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展开▼

摘要

温冷复合精锻成形技术不仅融合了不同精锻技术的优点,而且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制造成本,符合当今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本文以汽车三叉式內球笼外滑套为研究对象,制定了基于参数化的温冷复合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规程,研究了各工艺参数对金属流线分布的影响规律,探讨了温成形反挤凸模磨损机理及延寿技术。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根据零件的结构和尺寸特点,利用参数化设计方法,基于变形量和预成形件尺寸协调分配技术制定了该类零件的温冷复合成形工艺规程;结合弹性补偿技术和组合式模具设计的方法,建立了该类零件的温冷复合成形模具设计规程;在此基础上对某型号的外滑套成形工艺及模具进行了快速设计。
  模拟了外滑套温冷复合成形工艺的全过程,预测了预成形件的质量和工件金属流线的分布情况,并研究了成形工艺、过程控制参数、模具等因素对温成形件金属流线分布的影响规律,并对这些影响参数进行了优化,给出了工件金属流线分布的最佳工艺方案。
  针对温成形反挤模具易磨损和寿命短的现象,结合正交实验与数值分析,研究了硬度、预热温度和摩擦因子这三个主要因素对温成形反挤凸模磨损速度的影响规律,结合生产实践,给出了该类模具主要的失效形式及机理,提出了淬火+高温回火、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局部激光冲击强化和表面渗氮处理这三种不同的模具延寿技术。
  最后对优化后的工艺方案和基于不同延寿技术的温成形反挤凸模进行了现场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工艺优化、模具设计及成形工艺参数的控制可以改善锻件的金属流线。具体表现为:正挤锥角越小,流线分布越好;模具润滑效果越好,摩擦越小,金属流线越好;上模进给速度对金属流线的分布几乎没有影响。对于三种不同结构的反挤模具而言,顶部具有三角圆锥引流台的反挤凸模流线最佳,并在一定范围内,三角圆锥底部直径、夹角和顶部圆弧半径越大,金属流线越好。另外,对模具磨损速度影响最大的是模具的硬度,预热温度和摩擦力次之;与淬火+回火的模具强化工艺相比,采用热处理方式与激光冲击强化相结合的反挤凸模模具经济性最好,其耐磨性增强,表面硬度增加了12.5%,一次使用寿命提高了60.4%。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