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BRS板耗能自复位连接PEC柱(柱强轴)-钢梁组合框架层间抗震性能研究
【6h】

BRS板耗能自复位连接PEC柱(柱强轴)-钢梁组合框架层间抗震性能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国内外对此课题以及相关课题研究的现状

1.2.1 国内外对于型钢混凝土柱的相关研究

1.2.2 结构中有关于自复位不同形式的国内与国外的研究现状

1.2.3 自复位结构中的自复位节点耗能形式的机制在国内和国外研究机制

1.3 本篇文章所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试件设计

2.1 预应力值设计

2.2 试件参数设计

3.1 引言

3.2 具体有限元单元模型的建立过程

3.2.1 相关材料本构

3.2.2 有限单元类型的选择

3.2.3 确定模型边界处处理方式

3.2.4 确定模型内部螺栓施加力的方式

3.2.5 加载方案

3.2.6 自复位结构层间有限单元模型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有限单元模拟结果整理及分析

4.1 不同有限单元模型的介绍以及区别比较

4.2 模拟分析

4.2.1 模拟应力图及结果分析

4.2.2 荷载和位移曲线的滞回分析

4.2.3 层间滞回曲线的分析

4.2.4 节点转角弯矩滞回曲线分析

4.3 结构的残余变形

4.3.1 结构整体残余变形

4.3.2 结构节点处的残余变形

4.4 节点处耗能

4.5 本章小结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BRS板耗能自复位连接PEC柱钢梁组合框架属于钢混组合结构。国内已有学者对此进行相关性能试验研究。结果显示这一形式的结构体系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在震区,这一结构体系工程应用前景较好。鉴于国内相关规范缺乏,以及我国地震多发实情,开展对这一框架体系进行往复荷载下的滞回性能、自复位能力以及耗能能力的研究更具有实际工程价值。
  本文将重点对BRS板耗能自复位连接PEC柱(柱强轴)-钢梁组合框架层间抗震性能做相关分析。结构体系设计采用高强预拉螺栓作为结构自复位构件,并于梁端上下翼缘外侧设置BRS耗能板作为耗能构件,同时结合PEC柱双向等刚度优势。文中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此框架做出相关研究:(1)考虑框架中T形件紧固方式、可滑动螺栓孔孔长、初始预拉力值、BRS板耗能段宽度、预拉杆长度以及竖向力并按1.2缩尺建立8个相关试件。(2)采用拟静力低周往复荷载,得出各试件滞回曲线,残余位移及耗能曲线。(3)分析不同参数对框架滞回性能,自复位能力及耗能能力的影响。
  分析结果表明:(1)单边锚固T形件的自复位性能较双边更优异。(2)高强预拉螺栓上预拉力的增加有助于提高结构自复位能力。(3)BRS耗能件宽度增加有助于增强结构耗能能力,但相应降低自复位能力。(4)竖向力在中小震中能减小结构塑性发展,提高自复位性能。但超出中震后,将加剧结构塑性发展,自复位性能下降。
  本篇分析为BRS板耗能自复位连接PEC柱钢梁组合框架结构形式推广到实际工程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著录项

  • 作者

    徐晓光;

  • 作者单位

    苏州科技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苏州科技学院;苏州科技大学;
  • 学科 结构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方有珍;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U398.01;
  • 关键词

    组合框架; BRS耗能板; 柱强轴; 钢梁; 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