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研究——以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为例
【6h】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研究——以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图目录

表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现状

二、国内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现状

三、文献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一、创新点

二、局限之处

第一章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相关内涵界定与基本理论阐述

第一节 协同创新相关内涵界定

一、创新的内涵

二、政产学研

三、协同创新

四、运行机制

五、协同创新中心

第二节 协同创新基本理论阐述

一、协同学理论

二、创新理论

三、耗散结构理论

四、三螺旋理论

第二章 我国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历程与运行机制分析

第一节 我国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历程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政产学研协作阶段(1992—2006年)

三、新时期国家战略层面政产学研协同创新阶段(2006年至今)

第二节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构成要素

一、政府引导机制

二、创新激励机制

三、资源共享机制

四、平台运行机制

五、绩效评价机制

第三节 协同创新与传统产学研关联性分析

一、联系性与差异性

二、协同创新先进性

第三章 协同创新中心现状及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概况

一、中心简介

二、中心组织运行结构

第二节 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驱动力分析

一、需求牵引力

二、服务支撑力

三、区域联动力

四、创新驱动力

第三节 当前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引导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完善

二、评价激励机制有待进一步改革优化

三、创新资源整合共享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平台建设三级联动水平与辐射范围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四章 国外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国外协同创新运行机制典型模式

一、美国“I/UCRC模式”

二、英国“剑桥模式”

三、日本“筑波城模式”

四、韩国“科技园模式”

第二节 国外先进经验对我国协同创新的启示

一、加强政府项目引导,突出重大任务牵引

二、重视制度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三、促进科技金融结合,激发社会中介活力

第五章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完善

一、政府的功能定位

二、企业的功能定位

三、大学和科研院所的功能定位

四、中介机构的功能定位

第二节 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运行机制

一、构建权威的政府引导机制

二、构建合理的创新激励机制

三、构建畅通的资源共享机制

四、构建高效的平台运行机制

五、构建科学的绩效评价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知识经济时代背景下,新型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愈演愈烈。聚焦前沿领域研发,加快尖端高新技术发展已经成为各国抢占新一轮科技、经济发展制高点的战略手段。聚焦自主创新,将创新作为引领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已经成为普遍国家的战略选择。新世纪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基础性、战略性、前瞧性研究不足、知识技术创新能力不强、产业关键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依旧突出,科技进步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不足的形势依旧严峻。
  经济新常态下,通过传统要素促进经济发展的存量见底难以为继,亟需实施创新驱动。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凭借其资源整合能力强、创新效率高的特点成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的新范式。“2011计划”通过协同创新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教育与科技、经济的紧密结合,但在运行机制方面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成为制约我国协同创新实现纵深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因此,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对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的研究,对于新时期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研究结合了国际科技创新形势和国内科技、经济、教育协同发展两个大局,以协同学、创新学、三螺旋等为理论依据。采用文献研究法,系统、综合地梳理了我国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运行机制的构成要素。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中心需求牵引、服务支撑、区域联动、创新驱动四大运行动力,归纳了当前我国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在政府引导、评价激励、创新资源整合共享、平台建设等运作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采用比较分析法,通过分析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典型模式,为我国协同创新提供了经验借鉴。融合创新主体和创新过程两个维度,明确政府、学研机构、企业、中介组织的功能定位,从权威的政府引导、合理的创新激励、畅通的资源共享、高效的平台运行、科学的绩效评价五个方面入手,贯穿协同创新运行全过程,构建并完善政府引导协调建设、大学科研机构主体运营、企业产业实质参与的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运行机制。

著录项

  • 作者

    陈佳明;

  • 作者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工业大学;
  • 学科 公共管理;行政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仲涛;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中国;
  • 关键词

    协同创新; 政产学研模式; 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