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研究
【6h】

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的、方法及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的研究现状

一、20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末的研究状况

二、21世纪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研究现状

第二节 中苏历史渊源与基层民主现状研究

一、关于苏联模式对中国影响的研究

二、关于基层民主现状的研究

第三节 关于陈独秀思想中其它方面的研究

一、关于陈独秀人权与法治思想的研究

二、关于陈独秀民主思想和其他思想家民主观的比较研究

三、关于陈独秀历史评价的研究

第三章 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的成因

第一节 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的时间界定

第二节 对苏联问题的批判

一、苏联对内的官僚集权

二、苏联对外的霸权

第三节 托洛茨基思想的影响

一、陈独秀与共产国际关系的破裂

二、陈独秀对托洛茨基思想的吸收

第四节 专制盛行的时代背景

一、国外专制思想盛行

二、国内国民党的专制独裁统治

第五节 陈独秀的自身素养

一、坚持从事实出发 独立思考

二、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

第四章 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民主的内涵及原则

一、陈独秀晚年对民主内涵的阐释

二、陈独秀晚年对民主原则的阐释

第二节 无产阶级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

一、重新肯定资产阶级民主的真实价值

二、无产阶级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的关系

三、大众民主

第三节 党内民主

一、倡导党内言论自由

二、主张完善党内选举机制

第四节 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中的片面性

一、将纳粹主义与布尔什维克等量齐观

二、否定无产阶级专政

第五章 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的价值与现实启示

第一节 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的价值

一、对我党独立自主道路的提倡

二、强调民主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要性

三、实现大众民主的重要性

第二节 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的现实启示

一、倡导言论自由 发展公众参与

二、完善基层民主选举

三、民主需要法治的有效配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已发表文章

展开▼

摘要

民主是推行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谋求政治发展的基石。我国党和国家各届领导人历来都非常重视民主问题。我党在我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民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苏俄革命与建设模式的影响与束缚,我党在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出现了一些左倾错误思想,使得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对阶级斗争路线的拨乱反正,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开始步入正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以及我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为我国的民主建设带来了生机。但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基层民主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何妥善解决这一民主困境对于我国的基层社会和谐、稳定至关重要。
  陈独秀为20世纪的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科学与民主思想,并创建了为劳苦大众服务的中国共产党,他为探索和思考中国发展道路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陈独秀一生追求民主,他的民主观几经改变。尤其是其晚年的民主思想,作为反思苏联经验的总结,对我国直至现今都有着深刻的借鉴意义。陈独秀是东方各国共产党早期领袖中最早和最深刻反思与批判苏俄模式的人。陈独秀否定了共产国际按照苏俄革命经验和模式指导中国革命的做法,对高度集权和斯大林个人独裁的苏联政治体制持批判态度。他的晚年民主思想包含民主的内涵及原则、无产阶级民主与资产阶级民主的关系、大众民主以及党内民主等主要内容。由于时代环境的局限和陈独秀个人的原因,陈独秀的晚年民主思想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片面性。本文在详细阐述了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的成因及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分析苏俄革命与建设模式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进程的影响,进一步强调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中倡导独立自主革命道路的价值。另一方面,通过研究陈独秀对苏联集权体制的批判,笔者剖析了民主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必要性以及实现大众民主的重要性。最后,笔者结合我国当前的基层民主现状,得出陈独秀晚年民主思想的现实启示,即倡导言论自由、发展公众参与,完善基层民主选举,民主需要法治的有效配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