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脉冲涡流感应的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
【6h】

基于脉冲涡流感应的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注释表

第一章 绪论

1.1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研究背景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4基于脉冲涡流的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电磁感应与有限元的仿真

2.1电磁感应与涡流

2.2麦克斯韦方程组

2.3有限元仿真

2.4电磁感应建模

2.5电磁—热耦合传递

2.6本章小结

第三章 脉冲涡流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

3.1脉冲涡流加热效应

3.2脉冲涡流红外热成像检测系统

3.3钢轨表面裂纹实验

3.4碳纤维板亚表面缺陷实验

3.5其他特殊形状金属试件实验

3.6本章小结

第四章 脉冲涡流红外热成像检测仿真分析

4.1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

4.2铁磁性材料表面裂纹的建模仿真及分析

4.3亚表面缺陷建模及仿真

4.4脉冲涡流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激励参数影响分析

4.5本章小结

第五章 脉冲涡流红外热成像检测仿真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5.1表面裂纹仿真与实验结果分析

5.2亚表面缺陷仿真与实验结果分析

5.3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工作总结

6.2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文章

展开▼

摘要

航空运输和铁路运输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主要运输模式,这两种交通工具的材料安全直接关系到整个运输系统的安全。表面裂纹和内部缺陷是材料的主要损伤模式,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飞机和列车的寿命不断延长,如何保证它们安全运行是无损检测技术面临的难题。本文研究的脉冲涡流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结合了传统的脉冲涡流检测技术与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在脉冲涡流热效应的基础上,通过红外热成像仪对被测试件表面的温度场进行分析,间接反映出试件内部的电磁场分布,对材料的损伤检测有着重大的应用价值。
  本文从模型仿真计算和实验结果分析两个方面对脉冲涡流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进行研究。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对电热交互耦合这一复杂的物理过程进行建模分析,先后建立了多种表面裂纹和亚表面缺陷模型,使用表面裂纹模型比较了不同长度、宽度和深度裂纹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亚表面缺陷模型比较了不同深度和形状缺陷对材料的影响,给出了在涡流热效应影响下所有模型的表面温度变化以及温度分布图像,从理论角度探究了裂纹和缺陷对电磁场分布的影响。先后搭建了两套由激励源、感应线圈、计算机和红外热成像仪四部分组成的脉冲涡流红外热成像检测系统,并根据被测试试件的具体形状设计了多款线圈,对含有表面裂纹的钢轨、风机叶片和不锈钢空心球以及内部含有缺陷的碳纤维板进行了实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常规无损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脉冲涡流红外热成像检测技术可以成功地运用于金属材质和碳纤维复合材料等导电材料的检测,并且可以实现不同裂纹和缺陷的分类识别,有常规无损检测方法无法企及的优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