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媒体舆论引导力提升研究
【6h】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媒体舆论引导力提升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创新之处

2 三网融合与广电媒体舆论引导等相关理论

2.1 “三网融合”的概念及意义

2.1.1 “三网融合”的概念及内涵

2.1.2 “三网融合”的意义

2.2 舆论及媒体舆论引导力

2.2.1 舆论的内涵

2.2.2 媒体舆论引导力的内涵

2.3 广电媒体舆论引导的特殊性

2.4 “三网融合”背景下提升广电媒体舆论引导力的现实意义

3 三网融合背景下我国广电媒体舆论引导力现状分析

3.1 当前我国广电媒体舆论引导力提升的基本成效

3.1.1 初步建立政策法规的保障体系

3.1.2 各级政府的重视与支持

3.1.3 广电媒体传播能力得以加强

3.1.4 受众的媒介素养有所提升

3.2 当前广电媒体舆论引导力不足的表现

3.2.1 把关不严,缺乏调查便下结论

3.2.2 舆论监督依赖于行政权力

3.2.3 议程设置偏差,缺乏影响力

3.2.4 新闻娱乐化趋势增强

3.2.5 舆论引导缺乏实效

3.2.6 时效性受到削弱

3.3 广电媒体舆论引导力不足的原因

3.3.1 “三网融合”进程中遇到阻碍

3.3.2 广电媒体遭遇公信力危机

3.3.3 媒体市场经营方式和受众需求的多样化

4 三网融合背景下广电媒体舆论引导力提升策略

4.1 广电媒体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原则

4.1.1 真实、准确的原则

4.1.2 客观、公正的原则

4.1.3 时效的原则

4.1.4 自主的原则

4.1.5 导向性原则

4.2 主导舆论走向

4.3 提高广电媒体的公信力

4.3.1 履行好我国广电媒体监测环境的职能

4.3.2 增强媒体自身的积极影响力,提升舆论公信力

4.3.3 提供公众交流的平台

4.3.4 积极创新报道模式和信息表达方式,增强媒体的话语权

4.4 提高媒体从业人员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4.4.1 提高政治素养

4.4.2 提升业务水平

4.4.3 积极从采编专业化向大数据挖掘转型

4.5 提升政府的媒介规制水平,打造媒体舆论监督和引导高地

4.5.1 适当借鉴西方国家的网络中立原则

4.5.2 竞争管制与行业管制的协调

4.5.3 坚持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相结合

4.6 加强媒体融合,有效运用全媒体传播

4.6.1 构建全媒体传播平台

4.6.2 多渠道、多终端及时准确全面地传播信息

4.6.3 促进电视评论节目的繁荣和深入发展

4.6.4 大力发展视听新媒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出版著作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学研究情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获奖情况

展开▼

摘要

在当今的社会背景下,舆论的和谐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和前提,舆论的和谐程度充分体现并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度及和谐度。在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进程中,想要实现发展的和谐,就离不开和谐舆论作为支撑。特别是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高速发展,舆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社会的稳定程度直接或间接取决于舆论和谐与否。
  现代社会正处于高速进步与发展阶段,加速了三网融合的进程,使得传统广电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得以提升,这一点不容忽视。本文站在国内目前社会发展形势的角度,从中国当前广电媒体舆论引导力的实际情况考虑,在比较与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影响我国广电媒体舆论引导力提高的内、外因素。如我国媒体把关不严,有些报道缺乏深入调查便妄下结论;舆论监督过于依赖行政权力,有的媒体对重要事件的报道避重就轻;有的媒体因从业工作者政治素质及业务水平较低,难以提升媒体权威性与公信力;对新媒体缺乏有效监管而导致舆论控制力不高等,这些现状使中国广电媒体舆论引导力提升受到严重制约。那么如何提升广电媒体舆论引导力呢?本文以为应主要采取以下应对策略:坚持正确的舆论指导准则;媒介主导议程设置;提高广电媒体的公信力;加强新旧媒体的互动合作等一系列措施。这样,才能促使广电媒体舆论引导力得到有效提升,进而有力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