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pushover方法的城市高架桥梁抗震性能分析及评估
【6h】

基于pushover方法的城市高架桥梁抗震性能分析及评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城市高架桥

1.2.1 城市高架桥发展

1.2.2 城市高架结构体系

1.3 桥梁抗震性能研究现状

1.4 结构抗震分析方法

1.4.1 弹塑性时程分析法

1.4.2 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法)

1.5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发展现状

1.6 本文研究内容

2 pushover分析方法

2.1 静力弹塑性应用背景

2.2 pushover分析原理

2.2.1 基本原理

2.2.2 基本假定

2.2.3 等效单自由度转化

2.2.4 pushover实施步骤

2.2.5 侧向水平荷载的选取

2.3 能力谱法

2.3.1 能力谱法

2.3.2 能力谱法的基本步骤

2.4 本章小结

3 城市高架桥的动力性能分析

3.1 工程概况

3.2 结构桥墩、基础的模拟

3.2.1 桥墩结构

3.2.2 桩基

3.3 边界条件

3.3.1 桥梁边界条件的模拟

3.3.2 桩基础的边界条件模拟

3.4 动力特性分析

3.4.1 分析方法

3.4.2 结构自振频率和振型

3.5 结构参数改变对动力特性的影响

3.5.1 基础不同约束对于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

3.5.2 桥梁支座不同约束对于结构动力特性影响

3.6 本章总结

4 城市高架桥梁抗震性能分析及评估

4.1 pushover分析下全桥模型抗震性能评估

4.1.1 侧向力加载模式

4.1.2 定义性能目标

4.1.3 性能点求解

4.1.4 求解结果分析

4.2 不同参数桥梁模型抗震性能的分析以及比较

4.2.1 不同高径比的桥墩模型抗震性能比较

4.2.2 分析不同截面形状对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

4.2.3 不同跨度桥梁模型抗震性能比较

4.3 有限元时程分析

4.3.1 时程分析

4.3.2 时程分析与pushover分析结果比较

4.4 本章小结

5.基于pushover方法桥梁损伤指数的求解

5.1 概述

5.2 结构损伤模型

5.2.1 损伤指数

5.2.2 结构损伤模型

5.3 震害等级与损伤指数的关系

5.4 利用pushover分析方法求解工程实例损伤指数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高架桥对于优化区域交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自08年汶川地震以来,我国对于城市高架桥抗震防灾的研究成为了一项重点研究课题。本文以常州龙江路高架桥为背景,采用pushover分析方法,对高架桥的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及评估。论文的具体工作与取得结论如下:
   (1)运用Midas Civil软件分析桥梁的动力特性,得到桥梁结构的固有频率及振型;
   (2)对桥梁模型进行pushover分析,结构需求谱曲线和能力谱曲线相交,说明结构具有设防烈度下的抗震性能;
   (3)对不同高径比桥墩下的桥梁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得到:低墩桥梁需要适当增加提高侧向刚度,控制剪切破坏;高墩桥梁需要适当减小高径比,加强位移控制。
   (4)对不同截面形状桥墩下的桥梁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结果发现:截面面积相同情况下,圆形截面桥梁具有较好的抗侧刚度,适用于相同条件的低墩桥梁;而矩形截面适用于相同条件下的高墩桥梁。
   (5)基于损伤原理,并运用pushover分析方法得到桥梁模型在不同烈度地震作用下的损伤指数;结果表明,桥梁结构满足“3水准”设防要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