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A股首次公开发行价格低估现象研究
【6h】

中国A股首次公开发行价格低估现象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1绪论

1.1研究动因与目的

1.2研究流程

2首次公开发行价格低估现象研究回顾

2.1西方学者相关文献简介

2.2首次公开发行价格低估现象的国际比较

2.3发行价格低估现象的经典理论解释

2.3.1投资银行的垄断势力假说

2.3.2信息不对称假说

2.3.3法律义务解释

2.3.4公司所有权和控制权解释

2.3.5市场过度投机说

2.3.6小结

2.4中国股市首次公开发行市场的研究现状

2.4.1已有研究者及其观点

2.4.2小结

3中国A股首次公开发行市场发展概述

3.1中国A股首次公开发行市场的形成

3.2中国A股首次公开发行市场监管制度分析

3.2.1注册制和审批制的发展评介

3.2.2中国A股首次公开发行市场早期监管制度的特点与存在问题

3.2.3中国A股首次公开发行市场监管制度的改革

3.3中国A股首次公开发行方式的演变

3.3.1第一阶段(1984-90年代初)

3.3.2第二阶段(90年代初-1998年)

3.3.3第三阶段(1999年至今)

3.3.4简评

3.4中国A股首次公开发行定价制度的演变

3.5小结

4实证研究方法设计

4.1研究设计

4.1.1选样标准

4.1.2适用数据

4.1.3资料来源和处理方法

4.2衡量指标

4.2.1初始报酬率的衡量

4.2.2新股初始超额收益的衡量

4.3构建回归模型的理论基础

5 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5.1样本概述

5.1.1发行价和发行市盈率

5.1.2初始报酬率和首日超额收益

5.1.3中签率和申购收益率

5.1.4首日换手率

5.2新股股价收益的时间序列分布

5.3新股横截面研究

5.3.1发行流通股本研究

5.3.2行业研究

5.3.3发行方式研究

5.4首次公开发行价格低估现象的回归分析

5.4.1总体样本的首日收益与不确定性的回归分析

5.4.2沪市样本的回归分析

6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深市样本原始数据表

附录B沪市样本原始数据表

展开▼

摘要

在回顾前人已有研究成果和深入考察中国A股首次公开发行市场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该文以2000年1月初至2001年11月底沪深两市首次公开发行的新股为研究样本,对中国A股首次公开发行价格低估现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近期中国A股首次公开发行价格低估现象能较好地用不确定性能模型进行解释,此外,核准制的实施等制度变更降低了新股发行价格低估程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