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以重污染行业为例
【6h】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以重污染行业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框架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框架

1.3 研究创新点及缺陷

1.3.1 研究创新点

1.3.2 研究缺陷

第二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2.1 环境信息披露研究回顾

2.1.1 环境信息披露的发展历程

2.1.2 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评价研究

2.1.3 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2.1.4 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市场反应研究

2.2 利益相关者研究回顾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发展历程

2.2.2 利益相关者与环境信息披露关系研究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概念阐述

3.1.1 利益相关者定义

3.1.2 利益相关者需求的分类

3.2 理论基础

3.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3.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3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3.2.4 信号传递理论

3.3 假设提出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结果

4.1 研究设计

4.1.1 模型的建立

4.1.2 样本的筛选

4.2 研究结果

4.2.1 样本的初步统计分析

4.2.2 相关性分析及回归结果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对策建议

5.3 研究局限性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2008年颁布《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以来,我国政府部门及相关监管机构相继发布法规和指引,倡导各上市公司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增强环境信息披露,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这一系列法规制度无疑为企业披露环境信息带来压力。金蜜蜂2013年社会责任研究报告显示,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报告质量总体有所提升,实质性披露增强,但关键绩效数据披露方面仍然不足。报告重视利益相关方评价,但负面信息披露欠缺,信息可信性也有待提高,对非传统利益相关方的信息披露明显不足。因此,从利益相关者视角进行环境信息披露影响因素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本文以上交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第三条和第六条为依据,确定以是否披露预计负债为被解释变量,各利益相关者因素为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采用2011至2013年107家对环境影响较大的上市公司的数据,构建了二项逻辑回归模型,运用演绎法进行实证研究。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研究不同利益群体对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程度,得出债权人、员工和公众对其有显著性影响,政府、股东、消费者对其无显著性影响的实证结论,给出提高消费者环保意识,完善法律体系和规范披露标准,增强企业内部环境约束的对策建议。受有限样本容量和时效性较差数据影响,研究结果无法完整反应国内的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由于还存在如预计诉讼等其他非环境因素影响,本文所选的以是否确认预计负债作为被解释变量存在一定缺陷,区分处理其他非环境信息后得到的最终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