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隐逸主题下陶渊明与艾米丽·狄金森诗歌意象比较研究
【6h】

隐逸主题下陶渊明与艾米丽·狄金森诗歌意象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1.2 中西隐逸文化

1.3 隐逸主题意象

1.4 陶渊明、艾米丽·狄金森中西比较研究现状综述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二章 隐逸主题下陶渊明与艾米丽·狄金森可比性分析

2.1 相似的隐逸背景

2.2 相似的个人隐逸状态

2.3 相似的隐逸诗歌风格

第三章 隐逸主题下陶渊明与艾米丽·狄金森诗歌意象比较

3.1 隐者与自然

3.2 隐者与自我

3.3 隐者与社会

第四章 隐逸主题诗歌意象的相同点

4.1 个性独特

4.2 贴近自身

4.3 意象群烘托

4.4 意蕴丰富

第五章 隐逸主题诗歌意象的差异性

5.1 模糊与明确

5.2 一致与多样

5.3 重意境与重意义

5.4 承继与反叛

第六章 隐逸主题诗歌意象差异性原因分析

6.1 中西文化环境:大陆农业型与海洋商业型

6.2 中西文化哲学:伦理型与科学型

6.3 中西意象观念和流变

6.4 隐者心理状态:冲淡平和与矛盾激荡

第七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西隐逸文化具有相通之处,特别是在追求个人精神自由和独立存在价值,以及在与自然互动中寻求生命意义方面。陶渊明作为中国“隐逸诗人之宗”,艾米丽·狄金森被称为“白衣修女”,两位诗人在隐居生活中,会面对相似的的境况与问题。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中,诗人们会产生相似的情感体验和思想哲学,反映在诗歌中便产生了相对应的诗歌意象。通过将这些意象分为隐士与自然,隐士与自我,隐士与社会三个方面,并对相关意象的平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诗人在隐居生活中感受、思想和艺术观等方面的相同和不同。通过对两位诗人的意象的相同和不同点的分析,总结差异性产生的原因,从而深化对两位诗人的作品、思想、哲学等方面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中西隐逸文化、中西意象的同与异。在物质欲望泛滥,人类被外在资讯、科技所控制的时代,我们仍然需要隐逸精神,保持自我独立思考能力,关注心灵,贴近自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