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同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财政对人口城市化影响的差异研究--以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地区为例
【6h】

不同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财政对人口城市化影响的差异研究--以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地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1.2问题的提出

1.3研究目标和内容

1.3.1研究目标

1.3.2研究内容

1.4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土地财政

1.4.2人口城市化

1.5研究方法

1.5.1文献研究法

1.5.2比较研究法

1.5.3面板数据回归法

1.6技术路线

1.7数据的来源和说明

1.8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

1.8.1论文创新点

1.8.2论文不足

第二章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分析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土地财政

2.1.2人口城市化

2.1.3江苏省不同经济发达地区

2.2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人口迁移理论

2.2.2可持续发展理论

2.2.3土地稀缺理论

2.2.4规模经济理论

2.3理论分析框架

第三章土地财政对人口城市化影响的理论分析

3.1理论分析的前提假设

3.1.1理性经济人假设

3.1.2二元经济假设

3.2土地财政的经济学分析

3.2.1土地财政的驱动机制

3.2.2土地财政的作用机理

3.3人口城市化的经济学分析

3.3.1 宏观视角下的人口迁移决策

3.3.2微观视角下的人口迁移决策

3.4人口城市化影响因素

3.5土地财政对人口城市化的影响分析

3.5.1 土地财政对城市就业的影响

3.5.2土地财政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3.5.3土地财政对城市房价的影响

3.5.4小结

3.6假说的提出

第四章土地财政对人口城市化影响的实证研究

4.1实证区域概况

4.2模型构建

4.3变量及指标的选取

4.3.1被解释变量

4.3.2解释变量

4.3.3控制变量

4.3.4变量说明

4.4计量模型

4.4.1模型的构建

4.4.2模型的选择

4.4.3模型检验

4.4.4模型分步回归

4.5回归结果分析

4.5.1实证回归结果

4.5.2控制变量的分析

4.5.3解释变量的分析

4.6本章小结

第五章土地财政对人口城市化影响的地区差异分析

5.1江苏省区域差异概述

5.2江苏省土地财政区域差异分析

5.3 江苏省人口城市化水平区域差异分析

5.3.1江苏省人口城市化概述

5.3.2人口城市化水平差异测度

5.3.3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区域差异比较

5.4江苏省土地财政对人口城市化影响的地区差异分析

5.4.1地区之间比较分析

5.4.2地区差异分析的结论

第六章结论及政策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政策建议

6.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利用土地收入来推进城市化,是很多国家通行的做法。国外大部分国家由于土地私有制可以利用土地征收房产税、物业税等税收来获取财政收入,而中国由于较为特殊的土地国有制,利用出让国有土地获得土地出让金收入来获取财政收入。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锐减,大量的税收来源转移到了中央政府手中。在此背景下,地方政府只得另寻出路,土地出让金成为地方财政的重要部分。巨额的土地出让金收入推进了各地大规模的城市化扩张,2005~2014年十年间城市建成区的年均增速达到了5.43%,而在此期间城镇人口的年均增速则只有1.31%,这表明了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扩张与土地扩张速率严重不同步。 土地财政对于人口城市化的作用机理可以简化为:土地财政为地方政府财政注入资金,随之推动城市土地外扩,兴建基础设施、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吸引企业入驻。而企业将带来大量就业机会吸引人口向城市聚集,遂完成人口城市化进程。 土地财政行为造成了地方政府对出让土地的依赖,这种依赖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强化,直至地方政府的财政被其绑架。由于地方政府财政依附于土地价格,导致其存在地价上涨的激励,即地方政府无力阻止房价上涨。城市房价的不断上涨将影响人口向城市迁移。 江苏省作为全国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之一,人口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但其内部由于历史沿革、地理分隔、文化风俗、产业政策等方面的差异,内部的差异巨大,这里的差异不仅仅指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城市化水平也存在地区差异。本文按照苏南、苏中、苏北将江苏省分为三个不同经济发达的地区,试图探究其各地区间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差异。 为了验证江苏省的土地财政行为对人口城市化的作用机制,本文试图使用2005年~2014年间的年鉴数据,在加入一些控制变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土地财政对人口城市化的影响趋势,针对文中提出的假说即土地财政对人口城市化的作用机制是先促进、随后遏制,文中将此假说进行验证。在研究分析其影响过程的基础上,对江苏省三个经济发达地区间的人口城市化水平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不同地区的人口城市化发展历程及其各自不同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包括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阐述学界之前的研究内容,对其进行回顾和总结分析,说明本文的研究方法并提出自己的假说。 第二章主要是对研究中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回顾和分析,由于土地财政及人口城市化等概念定义繁多,评估体系多样,所以在分析学界不同的定义分类之后,对本文所使用的内容进行界定。之后,将罗列一些支撑笔者研究的原始理论,运用这些理论进行理论分析,给出本文的分析框架。 第三章在理性经济人假设和二元经济假设的前提下,主要分析了土地财政、人口城市化的经济学解释,包含了土地财政的驱动机制和作用机理,由分税制改革、政府官员升迁制度驱动产生的土地财政,从宏观经济角度以及微观个人角度分析做出迁移决策的机理,即城乡收入的差距使得人口向城市聚集。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土地财政对人口城市化的影响机理,即土地财政一城市土地扩张一人口城市化。 第四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控制变量,设计回归模型,并运用年鉴数据对江苏省10年土地财政、人口城市化进行面板数据回归。通过实证验证假说的准确性,证实了土地财政对人口城市化的作用机制是先促进,随后遏制。并对各控制变量的影响作用进行分析。 第五章主要为江苏省人口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分析,使用秦尔指数和变异系数对江苏省三地区(苏南、苏中、苏北)的人口城市化组间、组内差异进行测算,发现无论是三地区之间还是地区内部的差异均出现了减小的趋势。在分析三地区土地财政情况的基础上,对各个地区分别进行面板数据回归,发现各地的人口城市化受不同的变量影响,存在地区差异。通过对三地区的资源禀赋、地理分布、产业构成进行分析,解释不同地区人口城市化差异的原因。 第六章为本研究的总结,并提出政策建议。土地财政由于土地的稀缺性将不可持续,土地财政最终将推高房价,影响人口向城市的流动。所以国家层面应该进行税制改革,从源头上结束这种地方政府主导的土地交易行为,以便更好地推进人口城市化。最后,提出一些未来的研究展望,针对本文的研究不足,尤其是本文所做的地级市研究,在数据搜集方面存在一定不足。也希望本文可以抛砖引玉,并为日后更加深入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