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美洲鲥的早期发育生物学及苗种培育技术研究
【6h】

美洲鲥的早期发育生物学及苗种培育技术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综述

1 引言

2 鱼类早期生活史研究

3 鱼类苗种培育研究

4 结语

第二章 美洲鲥的人工繁殖及胚胎发育的研究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亲鱼培育条件

2.2 亲鱼来源与培育

2.3 生态控制产卵

2.4 人工催产、产卵及孵化

2.5 取样与观察

3 结果

3.1 产卵效果

3.2 成熟卵

4 讨论

4.1 美洲鲥亲鱼性腺的成熟度、卵质量对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影响

4.2 美洲鲥人工催产和生态控制产卵特性

4.3 美洲鲥胚胎发育特点

第三章 美洲鲥的仔、稚、幼鱼的形态发育及生长特征

1 引言

2 材料与方法

2.1 受精卵的获取及孵化

2.2 仔稚幼鱼的培育

2.3 取样与观察

3 结果

3.1 仔、稚、幼鱼的形态发育

3.2 仔、稚、幼鱼的的人工饲养及生长曲线

4 讨论

4.1 美洲鲥仔、稚、幼鱼的发育特征

4.2 美洲鲥生长特性及池塘人工饲养

第四章 美洲鲥受精卵孵化及苗种人工培育驯养技术

1 引言

2 孵化条件及方法

2.1 孵化条件

2.2 孵化方法

2.3 开口及集苗

3 分阶段培育驯养

3.1 池塘饵料生物培育

3.2 浮游动物的投喂期

3.3 特制缓沉饲料投喂期

3.4 人工膨化饲料投喂期

4 结果

4.1 美洲鲥鱼苗的孵化率、成活率

4.2 美洲鲥苗种生长情况

5 讨论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攻读学位期间授权的发明专利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课题

展开▼

摘要

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隶属于鲱形总目(Clupeomorpha)、鲱形目(Clupeiformes)、鲱科(Clupeidae)、西鲱属(Alosa),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大西洋西岸,其丰腴肥项,肉鲜味美,具很高的经济价值,被世界各地广泛引种。同时,因其与中国鲥的外形相似、肉质相媲美,在中国鲥绝迹的情况下,引进美洲鲥开展商品养殖在中国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尽管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便实施了美洲鲥引种受精卵计划,但国际上未有对其早期发育生物学以及苗种培育技术方面的系统研究,导致美洲鲥繁养殖工作实质性进展缓慢。本文通过对美洲鲥人工繁殖、胚胎发育、胚后发育以及其苗种培育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了其早期发育规律,以期填补此方面的空白并为美洲鲥的规模化养殖提供可靠的苗种生产培育技术。
  (1)利用深井水及设有钢架保温大棚的土池成功进行了美洲鲥的亲鱼培育与人工繁殖的研究,同时观察了美洲鲥的胚胎发育过程。结果表明:2龄美洲鲥在池塘中经专池培育并采用激素+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E投喂、水流刺激等培育措施使雌雄鱼的性腺成熟率达60%~80%。性腺成熟的亲鱼经生态调控促使产卵或人工催产繁殖,生态调控促使产卵中水温保持在16~23℃,池水始终保持流动状态,50对美洲鲥亲鱼自4月中下旬至5月底陆续产卵,共收集鱼卵9.0万粒,平均受精率10%,孵化率70~80%;人工催产试验中,采用LHRH-A2+鱼类催产助剂、LHRH-A2+HCG+DOM+鱼类催产助剂和LHRH-A2+HCG+鱼类催产助剂三种催产剂配伍,背鳍基部两针注射法,催产率20%~100%,获卵10.57万粒,受精率0%~21.5%,孵化率0~70%。美洲鲥受精卵呈卵圆形,卵膜径为(4.03±0.25)mm,根据胚胎的外形与内部主要特征,胚胎发育分为7个生理阶段30个具体发育时期,在水温(20士1)℃下,历时约71h40min完成整个胚胎发育过程。
  (2)通过美洲鲥各个发育期的仔、稚、幼鱼的连续取样,系统观察了仔、稚、幼鱼的形态变化及生长发育特征。结果显示:在水温(20±1)℃下,初孵仔鱼全长(6.75±0.60)mm;2日龄仔鱼即开口摄食,进入混合营养期,4日龄仔鱼卵黄囊吸收完毕进入晚期仔鱼阶段,完全依靠外源物质获取能量,主要以鳔室、脊椎形成及各鳍的分化与形成为主要标志;培育至36 d,仔鱼鳃盖后缘及脊椎骨两侧线有少量鳞片状突起,标志美洲鲥结束仔鱼期进入稚鱼期;培育至65 d,仔鱼身上鳞片基本长出,腹膜闭合,美洲鲥完成变态成为幼鱼。仔鱼培育期间,除了严格控制培育水温在(20±1)℃外,2日龄仔鱼开口后就应及时投喂轮虫类开口饵料,密度达5~10ind./mL,这是苗种培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稚鱼期间在主食枝角类、桡足类的同时进行驯食。本试验采用特制缓沉饲料及时驯化转食再过渡到全部摄食人工浮性膨化颗粒饲料,驯食时间为21 d,驯食是成功进行人工池塘养殖的关键所在。
  (3)结合美洲鲥鱼胚胎发育的规律和仔、稚、幼鱼的形态变化及生长发育特征,总结了一套美洲鲥的受精卵孵化技术,同时对其苗种培育过程、驯养技术、池塘放养等进行了技术总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