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适应气候变化政策研究
【6h】

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适应气候变化政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机制及相应措施分析

2.1 江苏省气候变化情况与趋势分析

2.1.1 江苏省项目区气温变化情况与趋势分析

2.1.2 江苏省项目区降水量变化情况与趋势分析

2.2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机制及相应措施分析

第三章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与缺陷分析

3.1 传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与缺陷

3.1.1 传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

3.1.2 传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缺陷

3.2 世行项目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与缺陷

3.2.1 世行项目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

3.2.2 世行项目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缺陷

第四章 GEF项目适应性措施及效果分析

4.1 GEF项目目标与建设内容

4.1.1 GEF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4.1.2 GEF项目目标

4.1.3 GEF项目建设内容

4.2 GEF项目适应性措施的作用机制与效果分析

4.2.1 GEF项目适应性措施汇总

4.2.2 适应性措施的作用机制与效果分析

4.3 GEF项目适应性措施的总体效果

4.3.1 单产提高

4.3.2 收入增加

4.4 GEF项目实施效果的计量分析

4.4.1 研究方法与模型设定

4.4.2 样本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4.4.3 模型结果及分析

第五章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适应气候变化措施汇总及优先排序

5.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适应气候变化措施汇总

5.1.1 节水灌溉

5.1.2 灌排工程建设

5.1.3 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5.1.4 农民组织化建设

5.1.5 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与管理

5.1.6 机构发展与支持

5.2 适应性措施优先排序

5.2.1 方法说明

5.2.2 适应性措施优先排序

第六章 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建议

6.1 项目建设内容方面

6.2 项目管理方面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国际社会,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对于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适应气候变化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期望通过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和出台相应的政策,消除或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目前,中国农业基础设施还不完善,抵御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能力还比较弱,适应能力也比较差。为了加强我国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全国在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的支持下,于项目区采取了一系列适应性措施,以期把适应气候变化的理念纳入到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设计和实施中,为适应性措施在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系列项目中的应用,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因此,分析适应性措施及其实施效果,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框架对未来中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本文首先研究并总结了气候变化对江苏省农业生产的影响机制及相对应的政策措施,分析了传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利用世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项目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与缺陷。然后阐述了适应气候变化农业开发项目的目标、建设内容,总结了实施过程中所采取的各种适应性措施,并基于对项目区农业资源开发局与农户调研数据的统计,重点分析了各项适应性措施对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作用机制及所产生的主要效果;同时,采用倍差法(DID模型)实证分析了适应性措施体系对项目区水稻、小麦单产的净效应。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汇总传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利用世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项目和适应气候变化农业开发项目所采取的各种适应性措施,并通过对项目区农业资源开发局等相关部门的问卷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适应性措施进行了优先排序。最后,基于对已有项目内容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与缺陷分析,以及对适应气候变化农业开发项目成功经验的总结,结合适应性措施的优先排序,最终构建了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框架。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传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以及利用世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项目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但仍对适应气候变化理念缺乏深刻的认识,对适应气候变化的应对措施考虑不周全,没有系统地将适应气候变化的理念体现在项目设计的内容和工程设计的方案上。适应气候变化农业开发项目适应性措施实施效果明显,项目区对农业气候变化适应性的认识不断加强;林木覆盖率有所上升;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有所增加;水资源的利用程度不断提高;粮食单产不断提高,农户种植业收入有所增加;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有所提高。基于DID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适应气候变化农业开发项目的实施对项目区水稻单产的净效应为42.41公斤/亩,对项目区小麦单产的净效应为5.956公斤/亩。层次分析法得出的适应气候变化农业综合开发措施优先排序中,灌溉水利设施建设、排涝水利设施建设、工程节水措施得分最高。
   基于对已有项目内容在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作用与缺陷分析,以及对适应气候变化农业开发项目区成功经验的总结,结合适应性措施的优先排序,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构建了江苏省农业综合开发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框架。
   (1)项目建设内容方面。主要包括:1)继续以改造中低产田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2)继续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农民收入增长的渠道,提高农民收入,降低农民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3)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的组织建设,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保障对适应气候变化措施的资金投入;4)加强项目区适应气候变化品种的改良、农业技术的推广,提高项目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5)加强项目区设施农业建设和农民组织化建设,提高项目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6)加强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防灾减灾预警系统;7)引入农业保险等农民收入保障机制,降低气候变化对农民的不利影响。
   (2)项目管理方面。主要包括:1)省、市(县、区)各级应将适应气候变化作为农业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增加项目适应气候变化方面的监测,分析总结适应气候变化的效果,为农业项目适应气候变化实施提供指导;2)重视农户参与,发展农户参与式农业综合开发,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必须强调农户的参与,包括参与项目内容的选择,具体工程方案的设计,项目建设内容、资金安排的监督,以及项目工程的事后管理等;3)定期开展培训、考察及研讨活动;4)开展宣传活动;5)成立流动专家组开展技术援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