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联保体贷款破解“三农”融资难问题应用分析——以泗洪农村合作银行为例
【6h】

大联保体贷款破解“三农”融资难问题应用分析——以泗洪农村合作银行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3.3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

1.4.2 可能的不足

第二章 大联保体贷款的产生

2.1 大联保体贷款产生的背景

2.1.1 “三农”融资现状

2.1.2 “三农”融资难的成因分析

2.1 大联保体产生及定义

2.2.1 大联保体贷款的起源与产生

2.2.2 大联保体贷款的定义及其特征

2.2.3 大联保体贷款与普通联保贷款的区别

第三章 大联保体贷款的理论基础

3.1 资本推动理论

3.2 农村金融发展理论

3.3 农业保险理论

3.4 担保贷款理论

第四章 大联保体贷款在“三农”融资中的实践应用——以泗洪农村合作银行为例

4.1 大联保体贷款的应用现状

4.1.1 江苏泗洪农村合作银行的现状综述

4.1.2 泗洪县龙集镇养鸡协会的应用案例

4.2 大联保体贷款的发展分析

4.2.1 大联保体贷款的发展统计

4.2.2 大联保体贷款的发展相关性分析

4.3 大联保体贷款的应用效果分析

4.3.1 大联保体贷款的应用效果统计

4.3.2 大联保体贷款的应用效果相关性分析

第五章 大联保体贷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5.1 制度建设滞后与缺失

5.2 产业同质化导致市场风险概率增加

5.3 三查制度流于形式,操作风险加大

5.3.1 宣传不到位,风险揭示不足

5.3.2 信用等级评定不深入,随意性大

5.4 道德风险并未被真正消除

第六章 大联保体贷款应用的对策建议

6.1 大力发展农业保险与专业联保制度,控制市场风险

6.1.1 解决勘赔定损问题,提高理赔标准

6.1.2 加大财政补助力度,解决农业保险问题

6.1.3 发展多样化的联保形式

6.2 借鉴国内外风控思路,控制操作风险

6.2.1 加强贷前调查

6.2.2 把好贷中审查关

6.2.3 加强贷后管理

6.3 加强宣传与强化制度,控制道德风险

6.4 充分利用风险保证金,加大风险补偿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政府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高度重视的问题,解决“三农”问题,无论是从哪个角度都脱离不了“资金”的支持,当前,地方金融机构想投放但不敢放,农民迫切需要资金支持但借不到资金,在众多原因中,农村信用担保体系不完善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此背景下,泗洪农村合作银行推出了大联保体贷款。
   大联保体贷款,是行业相近成员通过自愿组建联合担保体,就联合向银行提供担保(主要是指连带责任保证)事宜达成共识,制定《大联保章程》或签订《大联保协议》,以共同遵守。这种方法手续较为简便,贷款额度较高,还享受贷款优先、利率优惠等政策,从目前的资料来看,银行的风险也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是破解当前“三农”融资难问题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在目前的中国,已经有山东省广饶县广饶镇杨庙村的杨庙信用互助协会,以及江苏省泗洪县农村合作银行等机构和团体,对“大联保体”贷款模式进行探讨、实践和应用。
   通过收集江苏省泗洪县农村合作银行2007-2010年的相关数据,对泗洪县农村合作银行的大联保体贷款应用进行了分析,发现,大联保体贷款的余额与江苏泗洪农村合作银行的存款余额,贷款余额,以及农户收入有着非常显著的相关性,大联保体贷款与存款余额表现出强烈的正相关,这表明伴随着贷款的发放,农户更倾向于积极储蓄,从而形成了存款余额提高—贷款余额同步提高的良性循环。大联保体贷款在应用中,从银行的角度来看,提高了资金营运效率,降低了营运成本,增加收益;从农户的角度来看,得到信贷资金支持,解决融资难问题,提高了农户收入。
   通过对大联保体贷款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可以看出,大联保体贷款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从银行的角度来看,贷款的审核和发放中存在一定的操作风险,信用等级评定不深入,随意性大,档案不全,很少跟踪检查更新档案,第一产业对于行业性的风险波动防范能力非常差,有可能会出现集体违约的可能,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依然存在,农户中可能存在新的顶名贷款,加价借贷等乱象。
   对于上述问题,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借助国外的风险控制思路,加强风险控制,借助农业保险这个工具,农业发展的风险才能真正降低到一个可控的地步,金融行业的融资将更为简便和容易获得,当然,对大联保体贷款这一创新模式,仍还需要加强宣传和推广,并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