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科大学生择业观、就业服务需求与高校就业服务优化——基于对部分农业院校的调查
【6h】

农科大学生择业观、就业服务需求与高校就业服务优化——基于对部分农业院校的调查

代理获取

摘要

现代农业建设必须依靠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智力支撑。至1949年以来,全国各类农业院校累计培养农科专业大专以上毕业生160多万人,为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宏观背景下,农科大学生就业问题倍受关注,一方面农科大学生就业问题实质是国家农业科技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关系“科教兴农”战略的贯彻实施;另一方面农科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如何,直接影响农业高等院校的社会声誉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提升农科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促使农科毕业生“有业就”、“就好业”,既是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紧迫需求。本文结合描述性统计分析与实证分析,研究了农科类大学生就业服务需求、择业观现状以及择业观影响因素,从大学生需求的视角,提出了改善我国农科类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对策建议。
   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⑴农科大学生择业观现状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通过典型案例调查,了解农科大学生择业观演变情况,发现目前农科大学生就业期望普遍提升,存在“学农不爱农”现象,对高校提供针对性较强的就业指导服务的需求比较迫切。文章在分析农科大学生择业观现状的基础上,引入SEM(结构方程模型)分别从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等4方面对农科大学生择业观的影响因素作了实证分析,得出学生择业观不断变化,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而个体因素和学校因素是影响农科大学生择业观的主要因素。⑵农科大学生就业服务需求分析。借助农科类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数据,从7个方面设计问卷并进行了统计分析,详细了解农科大学生对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需求状况,反映出当前农科类大学生就业服务需求尚未得到真正有效满足,这为优化和完善农科类高校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提供了依据。⑶改善农科高校就业指导服务的对策。结合前文研究结论,从适应学生需求角度,提出了改善农科高校就业服务指导的对策。首先要加强组织机构建设、健全体系师资队伍;其次要丰富就业指导内容、创新活动开展形式;最后要完善就业服务保障措施,提升指导服务内容。

著录项

  • 作者

    姚科艳;

  •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
  • 学科 社会保障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放;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647.3;S-40;
  •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农业院校; 学生就业; 就业服务;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