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同伸关系的水稻群体茎蘖和叶面积动态模拟模型
【6h】

基于同伸关系的水稻群体茎蘖和叶面积动态模拟模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作物生长模拟研究进展

1.1 作物生长模拟的定义

1.2 作物生长模拟的发展阶段

2 水稻生长模拟研究进展

2.1 水稻主茎出叶模型

2.2 水稻茎蘖动态模型

2.3 水稻叶面积指数动态模型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4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水稻主茎叶龄模型的选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模型

1.2 数据获取

1.3 模型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出叶期间温光条件的差异

2.2 不同模型拟合精度的比较

2.3 模型参数广适性的比较

3 讨论与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基于叶蘖同伸的水稻茎蘖动态模拟模型

1 材料与方法

1.1 模型描述

1.2 数据获取

1.3 模型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株叶片氮含量对TRRM的影响

2.2 叶面积指数对TRRM的影响

2.3 拔节至抽穗期间分蘖衰亡率与拔节期LAI的关系

2.5 模型的检验

3 讨论与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基于叶片尺寸相关的群体叶面积动态模拟模型

1 材料与方法

1.1 模型描述

1.2 数据获取

1.3 模型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茎叶片尺寸对氮肥的响应

2.2 同伸叶片之间叶长的相关关系

2.3 同伸叶片之间叶宽的相关关系

3 模型检验

3.1 分蘖叶片尺寸模型的检验

3.2 叶面积指数模拟检验

4 讨论与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水稻群体叶蘖动态模拟的实现

1 模型描述

1.1 叶龄模型

1.2 群体茎蘖增长模型

1.3 拔节后分蘖衰亡模型

1.4 群体LAI动态模型

2 模型的集成

3 模型的检验

3.1 不同品种

3.2 不同年份

3.3 不同生态区

3.4 不同稻作方式

4 讨论与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水稻出叶动态的预测

1.2 水稻茎蘖动态模拟模型

1.3 水稻叶面积指数动态模拟模型

2 结论

3 本研究的创新点

4 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符号说明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软件著作权

致谢

展开▼

摘要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研究,对作物栽培管理系统的发展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本研究在总结、提炼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和建模理念的基础上,通过不同生态地区、不同稻作方式、不同类型品种、不同播期、氮肥和密度等试验,对水稻主茎叶龄、群体茎蘖数和叶面积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解析和综合。基于水稻器官和形态发生的同伸规律,构建了水稻群体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模拟模型。这些研究结果,为水稻栽培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为筛选出适应性较广泛的水稻主茎出叶模型,本文利用南京和丽江两个生态点,多个品种类型,多个播期的水稻出叶动态和温光条件资料,对前人提出的基于热时间的线性模型(TTLM)和幂函数模型(TTPM)、基于辐热指数的线性模型(PTILM)、基于时间和温度的水稻钟模型(RCM)和基于Beta方程的出叶模型(BBM)等5种有代表性的出叶模型进行了比较和检验。结果表明,BBM和RCM模型拟合精度高,模型参数在同一地区具有较好的通用性,但用于生态条件相差较大的不同地区时需要重新订正;而基于热时间的TTPM模型,其参数对生态条件不敏感,同一组参数可以用于多种生态条件下同一品种水稻出叶动态的模拟。
   为了解决基于叶蘖同伸规律的水稻群体茎蘖动态模拟模型的高估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对母茎分蘖发生率的概念,并依据叶蘖同伸原理,推导出了分蘖鞘发生分蘖品种和分蘖鞘不发生分蘖品种的茎蘖增长模型和相对母茎分蘖发生率计算公式。根据田间试验数据,建立了相对母茎分蘖发生率与叶片氮含量和群体叶面积指数的定量关系,进而构建了包含分蘖缺位后效应的水稻茎蘖增长过程模拟模型,用以预测水稻群体茎蘖数的增长和主茎各叶龄期群体内不同蘖龄分蘖的数量。通过分析拔节期不同LAI群体中不同蘖龄分蘖在齐穗期的存活状况,初步建立了拔节期4叶及以下小分蘖的死亡率与拔节期LAI的定量关系,用以预测抽穗期的穗数。利用多个生态点和多种栽培条件下获得的试验资料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根均方差(RMSE)均在32以下,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水稻茎蘖增长和预测抽穗期的穗数。
   通过盆栽条件下对水稻叶片尺寸的详细观察和分析,明确了水稻分蘖叶片与同伸的主茎叶片尺寸之间的定量关系,为依据主茎叶片尺寸估计分蘖叶片的尺寸和叶面积提供了途径。在此基础上,结合主茎叶龄模型和茎蘖动态模型,建立了以主茎叶片尺寸和群体茎蘖构成为输入的无衰亡条件下的叶面积指数模拟模型,再将该模型与前人提出的氮限制下的叶面积指数模型相结合,建立起了误差相对较小的水稻叶面积指数模拟模型。初步的检验结果表明,分蘖叶片与同伸的主茎叶片在尺寸上的相关性普遍存在,且不受氮素水平的影响;用不同地区、不同品种、不同施氮水平和不同密度的试验数据对模型整体的预测效果进行检验,RMSE均在0.4以下,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
   最后,对本文筛选的水稻主茎叶龄模型,群体茎蘖和叶面积动态模拟模型进行了集成,并用多品种、多年、多点及多种稻作方式的大田生产数据对模型进行了综合检验,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水稻群体叶蘖动态模拟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果,能够应用于各种品种和生态条件下水稻叶龄和群体叶蘖动态的预测。

著录项

  • 作者

    魏广彬;

  • 作者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南京农业大学;
  • 学科 作物信息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王绍华,丁艳锋;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S511.101;
  • 关键词

    水稻群体; 叶龄; 茎蘖; 叶面积; 动态模拟模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