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长三角“六位一体”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与标准化体系研究——以浙江某生态农业园为例
【6h】

长三角“六位一体”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与标准化体系研究——以浙江某生态农业园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图表目录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2 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与实践基础

2.1 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基础

2.1.1 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研究进展

2.1.2 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与标准化基本概念与内涵

2.1.3 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基本理论

2.2 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实践基础

2.2.1 高效生态产业化发展模式实践基础

2.2.2 高效生态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实践基础

2.3 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

2.3.1 国外生态农业产业发展趋势

2.3.2 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发展趋势

2.3.3 国内外研究存在问题

3 长三角“六位一体”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与标准化体系

3.1 基础条件分析

3.1.1 自然资源

3.1.2 社会经济

3.2 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

3.2.1 发展现状

3.2.2 动力机制

3.2.3 发展趋势

3.2.4 障碍因素

3.3 “六位一体”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

3.3.1 发展模式内容与特征

3.3.2 适用条件与范围

3.3.3 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评价

3.3.4 设计依据与原则

3.3.5 设计目标与思路

3.3.6 发展模式产业体系

3.3.7 构建有效实施途径

3.3.8 经营组织形式选择与分析

3.3.9 构建保障措施

3.4 “六位一体”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标准化体系

3.4.1 总体思路

3.4.2 总体目标

3.4.3 设计依据

3.4.4 设计原则

3.4.5 标准化体系框架结构

3.4.6 建设保障措施

3.5 构建基本要求

3.5.1 发展模式构建基本要求

3.5.1 标准化体系建设基本要求

4 实证研究

4.1 研究区基本情况分析

4.1.1 区位条件

4.1.2 自然环境条件

4.1.3 社会经济条件

4.1.4 科学技术条件

4.1.4 优劣势条件分析

4.1.5 主导产业选择与布局

4.2 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评价分析

4.2.1 浙江某生态农业园建设现状分析

4.2.2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2.3 评价指标体系

4.2.4 指标值计算方法

4.2.5 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评价标准

4.2.6 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评价分析

4.3 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构建

4.3.1 发展模式选择

4.3.2 发展模式基本结构

4.3.3 关键环节与实施要点分析

4.4 基于发展模式标准化体系构建

4.4.1 农业生产标准化技术体系

4.4.2 标准化组织管理体系

4.4.3 标准化工作体系

4.4.4 标准化信息服务体系

4.4.5 产品标准与标准化环境控制体系

4.4.6 标准化农产品全程控制体系

4.4.7 标准化检测监督体系

4.4.8 标准化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4.4.9 标准化支持保障体系

4.4.10 标准化评价体系

4.4.11 基于发展模式标准化体系基本结构

4.4.12 标准化体系构建实施措施

4.5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

4.5.1 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

4.5.2 协调度评估指标体系

4.5.3 计算结果分析

5 促进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

5.1 加强企业内部建设

5.1.1 加强组织管理服务力度

5.1.2 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力度

5.1.3 加强企业观念创新,树立生态农业发展观

5.2 发展对策措施

5.2.1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5.2.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5.2.3 加强农产品市场开发

5.2.4 加强专业化标准化建设,打造企业品牌

6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项目一览表

展开▼

摘要

长三角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存在的规模狭小、生态农业产业化水平相对较低、食品安全度小、标准化建设滞后等问题,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限制了地区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和效益不断提高。加强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及其标准化体系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之路,对该地区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推演与实证相结合、归纳总结、对比研究等分析方法,界定了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生态农业产业标准化、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等基本概念、内涵和特征。通过探讨了长三角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及其标准化体系的构建、模式选择、实施途径、构建意义和体系构成,及其对策建议,初步得如下结论:
   (1)长三角地区高效优化综合模式(即“六位一体”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由高效生态农业、高效循环农业、农产品生态加工、农产品生态物流、农产品直销网络、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控制等6大模式组成,结合其标准化体系,根据各产业之间的内部规律与联系,形成一个有机一体化经营模式。
   (2)基于发展模式的标准化体系,由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生态加工(清洁生产)、农产品生态物流、农产品直销网络、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全程控制等六大发展模式以及所对应的技术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服务标准化、环境控制标准化、工作标准化等内容,以及相应的实施标准方案构成。
   (3)高效生态农业产业生态环境与经济效益具有边际效应。当生态环境质量指标值增加到一定程度和相应的经济发展指标值减少到一定程度后,环境经济协调度和可持续发展程度达到最优,照这个趋势发展,其协调度将会较低。
   (4)促进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进程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如下:加强专业化标准化建设,打造企业品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企业观念创新,树立生态农业发展观;加强科研管理队伍建设力度;加强组织管理服务力度。
   (5)浙江某生态农业园实践探索出“六位一体”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及其标准化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经过多年努力,浙江某生态农业园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已经进入了产业结构优化过度阶段,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和可持续发展程度良好,到2015年后将会达到优质甚至更好。
   总之,构建高效“六位一体”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及其标准化体系是长三角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