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确认类语气副词“真的、的确、确实”的比较研究
【6h】

确认类语气副词“真的、的确、确实”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0.1 研究对象和范围

0.1.1 研究对象

0.1.2 研究范围

0.2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0.2.1 研究方法

0.2.2 理论基础

0.3 语料来源

0.3.1 语料来源及说明

0.4 研究现状综述

0.4.1 语气副词研究现状

0.4.2 “确认类”语气副词研究现状

第1章 “确认”类语气副词“真的、的确、确实”的句法考察

1.1 “确认”类语气副词“真的、的确、确实”在句类中的分布情况

1.1.1 在陈述句中的分布情况

1.1.2 在疑问句中的分布情况

1.1.3 在祈使句中的分布情况

1.1.4 在感叹句中的分布情况

1.2 “确认”类语气副词“真的、的确、确实”的共现情况考察

1.2.1 “确认”类语气副词“真的、的确、确实”与句末语气词共现

1.2.2 “确认”类语气副词“真的、的确、确实”同类共现

1.2.3 “确认”类语气副词“真的、的确、确实”与其他类语气副词的共现

1.3 “确认”类语气副词“真的、的确、确实”句法对比分析小结

1.3.1 “确认”类语气副词句法共性小结

1.3.2 “确认”类语气副词句法个性小结

第2章 “确认”类语气副词“真的、的确、确实”的语义考察

2.1 “确认”类语气副词的语义特征分析

2.1.1 “真的”语义特征分析

2.1.2 “的确”语义特征分析

2.1.3 “确实”语义特征分析

2.2 “确认”类语气副词的语义结构模式分析

2.2.1 “真的”语义结构模式分析

2.2.2 “的确”语义结构模式分析

2.2.3 “确实”语义结构模式分析

2.3 “确认”类语气副词“真的、的确、确实”语义对比分析小结

2.3.2 “确认”类语气副词语义个性小结

第3章 “确认”类语气副词“真的、的确、确实”的语用考察

3.1 “确认”类语气副词“真的、的确、确实”与焦点的语用考察

3.1.1 关于焦点和焦点算子

3.1.2 “确认”类语气副词作为焦点算子的句法、语义条件

3.1.3 “确认”类语气副词突显焦点的语用功能

3.2 “确认”类语气副词“真的、的确、确实”与预设的语用考察

3.2.1 关于预设和预设触发语

3.2.2 “确认”类语气副词作为预设触发语的句法、语义条件

3.2.3 “确认”类语气副词触发预设的语用功能

3.3 “确认”类语气副词“真的、的确、确实”与言语行为的语用考察

3.3.1 关于言语行为理论

3.3.3 “确认”类语气副词体现的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

3.4 “确认”类语气副词“真的、的确、确实”与话语标记的语用考察

3.4.1 关于话语标记理论

3.4.2 “确认”类语气副词作为话语标记的机制

3.4.3 “确认”类语气副词的人际功能和篇章功能

3.5.3 “确认”类语气副词体现说话人态度和立场的语用功能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语气副词作为现代汉语副词研究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它的用法较为复杂。本文将确认类语气副词“真的”、“的确”、“确实”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从句法、语义、语用三方面对其进行对比研究。全本主要包含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对确认类语气副词进行了句法分析。确认类语气副词在四种不同句类中分布广泛,当该类语气副词分别与不同类型的句末语气词或语气副词共现时,在使用频率、组合能力以及表达的语气效果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真的”的使用频率最高,组合能力最强,“确实”在与多种词共现时的使用频率略高于“的确”。就表达效果而言,“真的”的使用多为直接、直白地表达说话人的语气,“的确”的使用偏向于委婉、间接地表达说话人语气,“确实”则是较为客观地表达,介于两者之间。
  第二部分基于大量语料,着重描写和分析了该类语气副词的语义特征和语义结构模式,总结出确认类语气副词都具有“确认性”、“延时性”、“主观性”、“可推导性”、“可预测性”的语义特征。其中,“真的”的使用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说服性”。“的确”具有让步性。“确实”具有更强的理据性,需要理由和证据的证明增强表达效果。运用语用推理解释说明了几种不同的语义结构模式的形成过程,并总结出两类不同类型的确认义。并且,结合具体语境发现,表示确认义1的词语在句子中可以互换,不影响表达效果,但是表示确认义2的词语在句子中不可以互换,如果互换会影响表达效果。
  第三部分深入描写并分析了确认类语气副词的语用功能。分别表述了确认类语气副词“真的”、“的确”、“确实”在多种方面的语用功能,具体来说,主要有突显焦点、触发预设集合、表达确认的直接言语行为和表达承诺、鼓励、劝阻、禁止的间接言语行为、作为话题标记的功能和成为礼貌套话,具有礼貌义等语用功能。最后,总结出三者在表达礼貌上的程度差别,“真的”的礼貌程度最高,“的确”其次,“确实”最弱。表示礼貌性口头语的确认类语气副词“真的、的确、确实”之间可以互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