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见证农村社会变革发展的轨迹——中国名村与博物馆研究
【6h】

见证农村社会变革发展的轨迹——中国名村与博物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方法

第三节 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名村及博物馆的界定

第一节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发展概述

第二节 中国名村的确立

第三节 博物馆及社会文化意义

第四节 中国名村与博物馆的关系

第二章 中国名村及建立博物馆情况的调查

第一节 调查的过程

第二节 调查的数据

第三章 中国名村博物馆的分析

第一节 中国名村博物馆的类型

第二节 中国名村博物馆的特点

第三节 中国名村博物馆的运营机制

第四节 中国名村博物馆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中国名村博物馆建设愿景

第一节 对中国名村博物馆的建议

第二节 对中国名村博物馆的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大致经历了建国前、建国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20世纪末、21世纪至今等四个发展阶段。农村基层村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出现了不同的发展典型,其中,第三、四个发展阶段是农村社会快速发展时期,许多村社在第二产业或第三产业的带动下发展迅猛,实现了经济发达、生活富裕,而进入“中国名村”的行列。名村的建设过程记录了中国农村社会发展演进的轨迹,名村的发展之路值得回顾思考,其经验应该加以总结展望。博物馆是记忆的殿堂,中国名村和博物馆之间必然会产生了紧密的联系。经过调查分析,中国100个名村中有32个名村建立了69个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类型、展览、藏品、功能、性质、建筑等方面都很有特点,发挥着良好的社会教育和服务功能,对新农村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但存在管理体制、人才、制度、功能、社会开放程度、文创产品等方面的不足。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速,中国名村博物馆的可持续性发展将呈现良好的趋势,在发展策略、数量规模、区域分布、发展理念、所占地位等方面都会有极大的改善与提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