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甲醛、甲苯在无机胶凝复合涂层中的吸附扩散行为研究
【6h】

甲醛、甲苯在无机胶凝复合涂层中的吸附扩散行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 论

1.1 引言

1.2 室内空气污染

1.3 建材VOC的散发研究现状

1.4 建材VOC的扩散模型研究现状

1.6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第二章 材料制备与实验方法

2.1 实验原料与仪器设备

2.2 实验样品制备

2.3 测试表征

2.4 VOC的吸附扩散实验方法

第三章 甲醛、甲苯的吸附扩散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甲醛的吸附扩散行为研究

3.2 甲苯的吸附扩散行为研究

3.3 甲苯、甲醛在两种涂层中扩散的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甲醛、甲苯的吸附扩散机理分析

4.1 实验原料的物相组成与微观结构

4.2 吸附扩散过程分析

4.3 吸附机理分析

4.4 扩散机理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分别以白水泥、石膏为无机胶凝剂,重钙、灰钙、滑石为填料,掺入适量胶粉、纤维素等有机粉料,制备了不同厚度(1mm、2mm、3mm、5mm)的水泥基涂层和石膏基涂层。使用静态双仓法研究了甲醛、甲苯在无机胶凝复合涂层中的扩散深度与吸附、扩散行为,分析了其吸附扩散规律。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压汞仪、气体吸附仪、红外光谱仪等对涂层样品进行了物相、微观结构、孔径分布、表面基团的表征。结合材料性质、结构和涂层的吸附扩散结果对吸附、扩散机理进行了探讨。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无机胶凝复合涂层对甲醛具有吸附性,吸附量和时间、涂层厚度、胶凝材料类型直接相关,表现为:吸附量随时间呈现指数增长规律;水泥基涂层的吸附量随涂层厚度呈指数增长趋势,石膏基涂层的吸附量随涂层厚度呈线性增长趋势;同一厚度下,水泥基涂层的吸附量是石膏基涂层的2-3倍。同时,甲醛在涂层中具有扩散性,其扩散浓度和时间、涂层厚度、胶凝材料类型相关,表现为:甲醛扩散浓度随时间呈指数增长关系,随涂层厚度呈线性减小关系;对于不同类型的涂层,甲醛在石膏基涂层中的扩散浓度要高于水泥基涂层的;扩散深度表现为在水泥基涂层中为3 mm,在石膏基涂层中可达5mm。⑵无机胶凝复合涂层对甲苯的吸附能力较差,吸附量也和时间、涂层厚度、胶凝材料类型有关,表现为:吸附量随时间呈指数增长趋势,随涂层厚度呈线性减小趋势;同一厚度下,水泥基涂层的吸附量是石膏基涂层吸附量的1-2倍。同时,甲苯在涂层中具有扩散性,扩散浓度和时间、涂层厚度、胶凝材料类型相关,表现为:甲苯扩散浓度随时间呈指数增长关系,随涂层厚度呈线性减小关系;对于同一厚度不同类型的涂层,甲苯在石膏基涂层中的扩散浓度约为在水泥基涂层中的2倍。⑶分析对比甲醛、甲苯在同一厚度涂层中的吸附扩散结果发现:涂层对两种气体的吸附量基本相当,但甲苯在两种涂层中的扩散量均高于甲醛在两种涂层中的扩散量,主要原因是甲苯是非水溶性非极性气体,在涂层中的吸附差,导致两仓浓度差较大,只能通过扩散达到两仓的平衡。XRD结果显示涂层中胶凝材料水化完全,产生了胶凝作用;SEM显示涂层具有多孔性;氮吸附显示两种涂层均属于第II类吸附等温线,是单分子层吸附向多分子吸附的过渡。红外光谱结果表明:水泥基涂层表面含有大量的活性基团,吸附甲醛后吸收峰明显减弱,应该是发生了物理吸附的结果;但石膏基涂层吸附甲醛后吸收峰没有明显变化,并不能反映对气体的吸附,可能是吸附量小导致未检测出来的结果。分析了涂层对甲醛的吸附机理,认为主要是矿物的表面吸附,包括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向多分子层物理吸附过渡,此外孔隙的毛细凝聚、水分子的吸收也是产生吸附的原因。水泥基涂层吸附量大主要和其孔隙多为半封闭孔有关。涂层对甲醛的吸附量大是因为甲醛是水溶性极性气体,容易在矿物表面产生吸附,且可溶解与水分子中;而甲苯是非极性气体,不易产生吸附,故涂层对其吸附量较小。⑷气体在涂层中的扩散主要和材料的孔隙结构有关,从微观结构和孔径去分析了气体在涂层中的扩散机理。光学显微镜显示涂层内部具有多孔性。压汞测试结果显示水泥基涂层总孔隙率为36.5%,孔径范围主要为3.6nm~1μm,孔基体为中孔,主要扩散机制为过渡扩散;石膏基涂层总孔隙率为51.6%,主要孔径为1~100μm,孔基体为大孔,扩散机制为菲克扩散和过渡扩散各占一半。两种涂层孔隙结构不一样,导致扩散机制不同,因而扩散量也明显不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