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6h】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设计思维是时代进步的动力

1.1.2 设计思维实现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1.1.3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具备培养学生设计思维的优势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1.3.1 研究目标和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设计思维相关概念

2.1 思维

2.1.1 思维的含义

2.2.2 思维的基本形式

2.2 设计

2.2.1 设计的涵义

2.2.2 设计的类型和特征

2.3 设计思维

2.3.1 设计思维的内涵

2.3.2 设计思维的特点

第3章 设计思维心理操作过程模型

3.1 评析几种典型的设计思维过程模型

3.1.1 一般思维路径模型

3.1.2 “生成——探索”模型

3.1.3 设计知识运作模型

3.1.4 上述模型的分析总结

3.2 设计思维心理操作过程模型构建

3.2.1 设计思维心理操作过程模型的雏形

3.2.2 探索阶段心理操作过程模型

3.2.3 概念设计阶段心理操作过程模型

3.2.4 形式决定阶段心理操作过程模型

3.2.5 设计思维心理操作过程模型

第4章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设计思维的培养诉求与方法

4.1 透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

4.1.1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简介

4.1.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设计思维的优势

4.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设计思维的培养方法

4.2.1 表象积累训练

4.2.2 思维发散训练

4.2.3 联想和想象力训练

4.2.4 决策能力训练

第5章 设计思维能力培养的应用案例分析

5.1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设计思维能力培养的教案改进

5.1.1 教案:创意数码产品

5.1.2 教案:冰岛世界

5.1.3 教案:红楼梦中人

5.2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设计思维培养的效果研究

5.2.1 研究方法介绍

5.2.2 教学实验前后测验结果的分析

5.2.3 个案研究过程的描述与结果分析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总结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A 课堂观察记录表

附录B 学生访谈记录表

附录C.设计思维前测题

附录D.设计思维后测题

附录E.设计思维测验题分值表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21世纪信息时代以知识经济为主导,快速更迭的知识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不仅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也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与信息时代紧密联系的基础课程,肩负着培养时代人才的神圣使命。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倡导学生思想的自主选择表达,鼓励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而设计思维作为一种高级思维形式,它能有效地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生成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这不仅与高中信息技术的课程理念相契合,而且是新时代个人和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迫切需要。立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研究学生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个人信息素养,而且将推动整个国家的发展。
   本文根据文献研究结果,明确界定了设计思维的内涵及其特点,基于前人关于设计思维过程的研究成果的评析,总结出设计思维的心理操作的三个阶段。在分析各个阶段设计思维心理活动的基础上,构建设计思维的心理操作过程模型。以设计思维心理操作过程模型为依据,提炼出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的四个关键环节,包括增加表象积累、促进思维发散、强化联想和想象力以及加强决策能力。
   结合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在设计思维能力培养中的优势条件,针对培养学生设计思维能力的四个关键环节提出相应的培养方法,并实践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验证教学效果,以期为授课教师在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提供直接的指导,为后续关于设计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