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语九方言复韵母和塞尾韵母声学实验研究
【6h】

汉语九方言复韵母和塞尾韵母声学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题引

第一章 绪论

1.1 复韵母概述

1.1.1 复韵母简述

1.1.2 汉语九方言中的复韵母

1.2 塞尾韵母概述

1.2.1 塞尾韵母简述

1.2.2 汉语九方言中的塞尾韵母

1.3 韵母实验研究概况

1.3.1 普通话韵母实验研究概况

1.3.2 方言韵母实验研究概况

1.3.3 韵母实验研究方法概况

1.4 汉语九方言复韵母和塞尾韵母实验方案

1.4.1 实验字表的选取与制定

1.4.2 语音分析和处理软件

1.4.3 语音标注

1.4.4 数据提取与处理

1.4.5 发音合作人情况

1.5 汉语方言韵母参数库(复韵母和塞尾韵母)

1.6 章节安排

第二章 复韵母声学实验研究

2.1 引言

2.2 汉语九方言复韵母共振峰模式研究

2.2.1 广州方言复韵母共振峰模式

2.2.2 梅县方言复韵母共振峰模式

2.2.3 南昌方言复韵母共振峰模式

2.2.4 福州方言复韵母共振峰模式

2.2.5 绩溪方言复韵母共振峰模式

2.2.6 太原方言复韵母共振峰模式

2.2.7 西安方言复韵母共振峰模式

2.2.8 长沙方言复韵母共振峰模式

2.2.9 温州方言复韵母共振峰模式

2.2.10 小结

2.3 汉语九方言复韵母时长研究

2.3.1 广州方言复韵母时长

2.3.2 梅县方言复韵母时长

2.3.3 南昌方言复韵母时长

2.3.4 福州方言复韵母时长

2.3.5 绩溪方言复韵母时长

2.3.6 太原方言复韵母时长

2.3.7 西安方言复韵母时长

2.3.8 长沙方言复韵母时长

2.3.9 温州方言复韵母时长

2.3.10 小结

2.4 汉语九方言复韵母时长音质模型

第三章 塞尾韵母声学实验研究

3.1 引言

3.2 汉语六方言塞尾韵母共振峰模式研究

3.2.1 广州方言塞尾韵母共振峰模式

3.2.2 梅县方言塞尾韵母共振峰模式

3.2.3 南昌方言塞尾韵母共振峰模式

3.2.4 福州方言塞尾韵母共振峰模式

3.2.5 绩溪方言塞尾韵母共振峰模式

3.2.6 太原方言塞尾韵母共振峰模式

3.2.7 小结

3.3 汉语六方言塞尾韵母时长研究

3.3.1 广州方言塞尾韵母时长

3.3.2 梅县方言塞尾韵母时长

3.3.3 南昌方言塞尾韵母时长

3.3.4 福州方言塞尾韵母时长

3.3.5 绩溪方言塞尾韵母时长

3.3.6 太原方言塞尾韵母时长

3.3.7 小结

结论及余论

附录一 实验用字表

附录二 韵母系统表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采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广州、梅县、南昌、福州、绩溪、太原、西安、长沙、温州九个方言的复韵母和塞尾韵母,包括九方言复韵母的共振峰和各部分时长比例研究,六方言塞尾韵母的共振峰和总时长研究。
   本项实验研究使用Praat5.2.02软件提取九方言复韵母、塞尾韵母共振峰F1、F2数据,利用Excel软件图表功能做出各方言各韵母的韵母共振峰模式图。通过分析数据,观察韵母声学模式图,将方言音系中同类韵母分别进行比较,总结了不同类别复韵母、不同塞尾韵母的异同。主要结论如下:(1)前响复韵母发音时,从韵腹到韵尾舌位不断抬高,以i、y作韵尾的舌位前移,u作韵尾的舌位后移;后响复韵母发音时,从韵头到韵腹舌位则不断降低,以i、y为韵头的舌位后移,u作韵头的舌位前移;中响复韵母发音时舌位先下降后抬高,舌位同时保持持续前移或后移,但广州、梅县、长沙、温州多一种舌位前后的转折变化,即舌位先后移再前移,此类韵母的韵头和韵尾一般是前高元音i或y。(2)卷舌韵母(3)r作为一个复韵母,其共振峰F3变化幅度大于F1、F2,且F3在不断向F2下降靠拢的过程中增强卷舌色彩。(3)九方言的前响复韵母因韵尾元音不同,相同韵腹的韵母起始位置不同,后响复韵母也不同程度受韵腹元音影响。(4)辅音塞尾-p、-t、-k有较明显的共振峰模式变化,韵母塞尾段的F1明显下降,并且前接元音的开口度越大F1降幅越大;塞尾段F2数据呈现出-t尾>-k尾>-p尾的特点。
   (5)喉塞尾的共振峰模式基本延续前接元音的模式,几乎没有变化。
   进一步分析复韵母共振峰结构,可知:(1) F1走势可作为二合元音复韵母与三合元音复韵母共振峰区别特征:二合复韵母的F1走势近似直线,或升或降,而三合复韵母的F1走势几乎都有明显的曲折变化。通过对F1的观察,可初步判断某复韵母的元音组成个数。(2)韵腹或韵头的起始舌位会趋同于后接元音的目标舌位,从而一定程度减少舌位的运动区间。通过求复韵母各段(韵头、韵腹、韵尾)时长数据比值,探索各方言复韵母时长结构类型。主要结论如下:(1)前响复韵母[韵腹-韵尾]与后响复韵母[韵头-韵腹]的时长结构均有三种类型:长-短、短-长、中-中;中响复韵母[韵头-韵腹-韵尾]的时长结构类型较多,按韵腹占总时长比重分为两大类:一是韵腹时长最长,二是韵腹与韵头或韵尾等长。(2)福州方言ieu/iεu、uoi/u(3)i的松紧对立主要体现于不同的时长结构上,松音韵母的韵头长于紧音韵母,结合共振峰模式分析,将这两对韵母修正为iu/i:u、ui/u·i。(3)各方言的各类复韵母总时长具有一定规律,广州、南昌、西安、长沙、温州复韵母时长序列为中响>后响>前响,梅县、福州、太原为后响>中响>前响。
   韵母时长结构表明,时长是韵母构造的另一语音手段,即韵母由[音质+时长]构成,本文将之命名为“韵母时长音质模型”。结合共振峰模式和时长比例,本文归纳出各类复韵母的时长音质模型。前响复韵母有三种:长/低(元音)-短/高(元音),短/低-长/高,中/低-中/高;后响复韵母有三种:短/高-长/低,长/高-短/低,中/高-中/低;中响复韵母有七种:短/高-长/低-短/高,短/高-短/低-长/高,中/高-中/低-长/高,短/高-中/低-中/高,中/高-中/低-中/高,中/高-长/低-中/高,中/高-中/低-短/高。
   根据六个方言点塞尾韵母时长个案研究和与之相应的舒声调的比较,归纳时长总规律,主要结论有:(1)各方言塞尾韵母时长均小于相应舒声调韵母,但减少幅度不同。广州、福州、绩溪塞尾韵母时长减少幅度小于40%,梅县、南昌、太原的减少幅度都大于40%。(2)广州与梅县同有塞尾-p、-t、-k,但梅县的时长比广州更短,仅为舒声韵时长的1/2。(3)喉塞尾韵母时长呈现两种情况,一是南昌、太原的喉塞尾韵母时长约为舒声韵母的1/2,二是福州、绩溪的喉塞尾韵母时长约为舒声韵母的2/3,其中福州的二合元音塞尾韵母听感上舒化趋势显著。
   综合以上研究,整理出九方言复韵母系统和塞尾韵母系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