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现代科学观向后现代科学观的转变
【6h】

现代科学观向后现代科学观的转变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导 论

一、现代科学遇到的挑战和危机

二、向后现代科学转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与趋势

第一章 现代科学的价值和功能

一、科学的认识价值--认识自然界和人本身

二、科学的批判功能--破除迷信和教条

三、科学技术的实践功能

四、现代科学的真善美本性

第二章 现代科学的困境

一、经验主义的困境

二、归纳方法的困境

三、科学价值观的困境

四、反科学主义

第三章 向后现代科学的转变

一、后现代对古典知识论的否定

二、后现代的发展要求时代性

三、自由社会中的科学

第四章 后现代科学的主要内容

一、重建生态学和环境学

二、推进生命科学和能源科学

三、从实体世界转向精神世界

四、向语言领域迅速扩展

第五章 后现代科学的基本特征

一、价值非中立

二、复魅作用

三、有机性、整体性和过程性

四、人道主义的科技观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现代科学作为发现真理和容纳真理的主要载体,作为一种革命的力量和最重要的生产力,毫无疑问具有巨大的认识价值、批判价值和实践价值。它不仅给人类带来丰厚的物质财富,也带来前所未有的精神的升华和文化的繁盛。然而进入20世纪后,它在许多方面却遇到严重挑战和危机,受到原教旨主义、人本主义、科学悲观主义和反科学主义的激烈批判和否定,认为正是工业革命以来蓬勃发展的科学技术导致今日世界发生一系列问题:除了导致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物种退化、战争升级之外,高度的机械化、电子化、自动化更是带来人类价值感的缺失。由此,使得现代科学陷入认识和实践的重重困境;与日俱增地加剧着人们心灵上的痛苦;同时也迫使人们对现代科学进行反思,力图克服现代科学具有的经验性、绝对性、一体化、一元论、机械论和决定论等弊端,颠覆那以突出“齐一律、普遍性、一般性、抽象性和必然性”为特征的古典知识论,推动现代科学向后现代科学转变。
  这种后现代科学当然应当是非祛魅的、多元的、有机的、整体的、过程的、有灵性的、非决定论的和绝对自由的,而不应是一元的、纯理性的、独断的和原子分立式的。其任务,决不是要“看破红尘”,祛除人生和宇宙的魅力,而是要力求建立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其目标,也不是旨在追求科学真理,而是追求科学的实用性、解释的有效性、各种构成要素的协同性,以及科学理论的经验适合度。为此,后现代科学力求树立一种新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科学观;主张要竭力发展环境科学、生态科学、生命科学和能源科学;推进人类行为向语言领域的迅速扩展;要把宇宙活动和自然行为作为一个整体包容其中。对现代科学不是推倒重建,而是要在思想的交融中寻求一种新观念、新思路,恰到好处地解决好人类未来科学发展的美好前景,使其更加符合人道主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